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虎尾驿赶工 月底重现风华

将办嘉年华会庆祝开馆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10月13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廖淑玲╱虎尾报导〕6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大都不知道虎尾有火车站,货运及载客量一度还相当庞大。其实所谓“虎尾火车站”就是在虎尾糖厂的“虎尾驿”,目前县府整建工程已进入尾声。虎尾驿采就地重建,并将旧式的平瓦改成尖瓦,积极赶工中,10月底启用县府将以嘉年华会方式庆祝开馆。

已有逾百年历史、日治时期设置的虎尾糖厂虎尾驿,为配合产业文化资产再生计划,县府规划虎尾驿修复整建工程案,冀盼将虎尾驿建立为台湾糖厂的“活文化”。

*全台唯一五分仔火车站*

县府文化处长张益瞻指出,原本客货载运量相当大的虎尾驿,随着西螺大桥通车带动业务量激增,虎尾糖厂在民国44年兴建货物挂,创下台湾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停靠“五分仔”火车的车站,其后更因业务激增而迁站扩建。

后来因糖业衰退,虎尾驿严重亏损,民国64年关闭,结束近70年的风光岁月,一度改建成保安警察队中部办公室,75年虎尾糖厂收回,改成原料办公室,虎尾驿正式走入历史,留给许多人无限回忆。

*就地重建成糖厂活文化*

如今云林县府选定虎尾驿重新进行修复,期待在台湾糖业衰退后,也能重现虎尾驿昔日风光,未来虎尾驿的经营将设置“虎糖小站”,并开发相关的文创商品,与云林在地产业结合,成为云林文创商品的设计及发行据点;另有云林县农特产市集、甘蔗的故事主题展览等,值得大家拭目以待。


虎尾驿修复后仍保留早期的售票口,让人回味再三。(自由时报记者廖淑玲摄)

恋恋虎尾驿 老司机如数家珍

自由时报记者廖淑玲/专访

虎尾驿整建工程进入尾声,工地经常会出现一名老人徘徊流连,原来是从虎尾糖厂退休20余年的程孔昭。他天天来“监工”,更随时担任导览义工,曾驾驶糖厂“五分仔车”超过20年的他,对糖厂及小火车历史,如数家珍。

今年82岁的程孔昭,从虎尾糖厂退休后就居住在附近,发现虎尾驿进行整建,几乎每天都到工地前转一转。他退休前曾驾驶糖厂火车超过20年,走过虎尾驿的每个角落,即使闭上眼睛都能说出车站早年的陈设与位置。

程孔昭说,台湾的铁道除了台铁,早期农村还有盛极一时、奔驰在乡间的“五分仔”小火车,尤其台湾的糖业在日治时代达到全盛时期,就是靠着台糖的“五分仔车”,接连陆运和海运,将蔗糖运销到全世界。

这种用在糖业运输的火车,轨距762mm,为欧美1435mm宽轨车的一半,台湾人才将它昵称为“五分仔车”。糖厂小火车除了货运,也兼营客运,铁道网路密密麻麻深入各乡镇市,在过去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堪称是中南部陆上交通霸主。但在兴建省道、高速公路后,公路客运兴起,糖铁失去竞争力,71年发出最后一班列车画下句点。

程孔昭说,老同事逐渐凋零,同辈最懂驾驶“五分仔车”的非他莫属,因此他常到虎尾驿附近走走,碰到有学生、游客参观,还会主动担任义务导览员,如今更期待虎尾驿修复后,走向休闲旅游,让这项代表过去台湾产业骄傲的活历史得以延续,重新受到注目。


从虎尾糖厂退休20余年的程孔昭,天天来“监工”。(自由时报记者廖淑玲摄)

虎尾驿小档案

“虎尾驿”是早期台糖铁路运输的“小火车站”,位在虎尾镇中山路底、虎尾糖厂旁。根据虎尾糖厂现存史料推估,“虎尾驿”可能与糖厂创厂同时,亦即从1906年即设立,至今已有百年以上历史。因为地处虎尾五间厝部落,故又称为“五间厝驿”,可见其珍贵的历史价值。

“虎尾驿”从日治时期,就是大虎尾地区对外最重要的交通动线。虎尾驿的旅客搭“五分仔”小火车,最北可达台中,南可到今天屏东县南州乡。分布在浊水溪以南的糖厂,都可利用虎尾驿的火车连贯,相当方便。

虎尾驿除了运载原料甘蔗以外,更兼具载客之用。由于虎尾没有铁路车站,当时一般要南下或北上的乘客,便从虎尾搭小火车到斗南火车站再转搭纵贯铁路,糖铁的“五分仔”小火车成为令人怀念的学生通勤车。(自由时报记者廖淑玲)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