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单糖分子疫苗 抗流感新招

人气: 1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1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谢文华/台北报导〕台湾中研院院长翁启惠领导的团队研究发现,将禽流感病毒的“血球凝集素”(简称HA )从“多糖”修饰为“单糖”制成疫苗,实验小鼠免疫系统增强,对抗病毒的存活率从二十%提升至五十%,不仅借此可望发展出对付流感病毒的疫苗,也将可用来对抗其他诸如C型肝炎或爱滋病毒具有多量糖蛋白的人类病毒。


中研院院长翁启惠领军的研究团队发现对抗流感病毒的分子疫苗制成关键。图为重要成员、基因体研究中心助研究员马彻(左)、吴宗益(右)博士。(自由时报)

*台中研院发现 国际瞩目*

继6月间研究发现乳癌、肺癌、大肠癌、卵巢癌和摄护腺癌,都有独特糖分子结构Globo-H,未来可望循此制作出分子疫苗对抗癌细胞。中研院研究团队昨日进一步发表,针对冲击全球的流感病毒,透过糖分子研究,也可望找到疫苗制作新方法。

这项研究登上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期刊(PNAS ),虽尚未进行人体试验,但已申请美国专利,并技术移转给美国迈阿密OPKO Health公司,其台湾子公司将在台研发疫苗。

*病毒入侵 先找糖结合*

流感病毒细胞(如H1N1、H5N1 )表面,主由“血球凝集素HA”与“神经胺酸?NA”两糖蛋白组成,HA负责附着到宿主细胞,因宿主细胞表面亦布满“糖”,当病毒与宿主细胞表面最初接触时,病毒的HA就会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糖”结合,入侵细胞进而复制及感染。

研究团队以禽流感病毒(H5N1 )为实验对象,为了解HA“糖”对宿主细胞附着能力,其中,中研院基因体研究中心助研究员马彻博士实验室设计出四种不同程度“糖”分子的HA,吴宗益博士实验室则合成出二十四种宿主细胞表面的“糖”分子,交叉进行九十六种检测。

结果发现,H5只与十七种禽类专有糖分子结合。团队进一步使用酵素及不同生产糖蛋白的方法,将H5糖蛋白表面的多糖分子逐步减成单糖分子,再用原型及单糖型H5糖蛋白作为疫苗,肌肉注射小鼠。

*效果比多糖分子好*

把小鼠分对照组、原型多糖、单糖型H5疫苗三组,注射后几天,再让小鼠暴露在H5N1病毒下,十四天后显示,仅注射食盐水的“对照组”存活率零,原型多糖组存活率二十%,单糖组存活率则提高到五十%。

翁启惠说,藉由设计不同流感病毒HA共同的氨基酸序列,修饰蛋白表面的糖分子,并保留核心结构之后,即可望发展出能对付多种流感病毒的疫苗。

*拆穿伪装 免疫力更好*

马彻表示,流感疫苗大多自鸡只蛋白取出整株病毒制成,因所有糖分子都存在,好比多了一层遮蔽“伪装”,产生的抗体无法辨识蛋白体全貌。若将糖蛋白上多余的糖除去再产生疫苗,不但不具病毒危险性,且可产生更好免疫力。而单糖分子疫苗在实验室就能培养,稳定有效率,“不需鸡蛋了”。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