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减碳基准超国际 台专家指太严苛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3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刘光莹台北30日电)环保署今天举办“从哥本哈根会议看台湾低碳路径”论坛,工研院资深顾问认为,台湾将2008年温室气体排放定为2020年的减碳基准年,标准比国际超前甚多,建议政府重新思考。

工业技术研究院资深顾问杨日昌引述国际能源总署(IEA)资料指出,在2020年前,若欲将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维持在450ppm(百万分之一)以下,各国每年需花费GDP(国内生产毛额)的0.5%。

杨日昌说,台湾工业部门占GDP超过5成,自产能源又贫乏,达到减碳目标的成本可能高达IEA预估值2倍以上,每年所需预算恐怕高达新台币1000至1500亿元。

杨日昌认为,目前行政院永续能源政策纲领定出的目标,是在2016年至2020年之内回到2008年时的温室气体排放标准,比IEA的目标严格很多,恐怕台湾产业受到严重冲击,建议政府重新思考“2008年是否为好的基准年?”

环保署长沈世宏则说,立法院已经通过能源管理法及再生能源发展条例,温室气体减量法与能源税条例通过后,减碳4法将更完备。发展再生能源同时,现有电力产业结构也面临重整,甚至可说是“解体”,呼吁台电减少石化燃料使用比例。

行政院政务委员梁启源表示,总统马英九很重视减碳议题,已指示行政院副院长朱立伦召集各部会相关成员,组成“节能减碳促进会”。此外,梁启源也与经济部长施颜祥召集“新能源发展促进会”,近期将召开会议。

文化大学土地资源学系副教授杨之远认为,政府不应一条鞭式由上而下订定减碳目标,应由工业、经济、交通各部门自行估算减碳量,再整合统计减量贡献。

杨之远建议,台湾应根据国情与产业因应能力,发展具有台湾特色的减碳方针,不必勉强在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UNFCCC)的缔约国阵营中选边站,因为欧美国家订出的减碳标准,不一定符合台湾需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