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低调因应胡六点 台湾坚持先经济后政治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月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瑞弘台北1日电)两岸关系去年520大幅开展,但对具高度政治性的“胡六点”,政府迄今未有完整性的回应,除了相关单位持续研析、解读之外,也凸显两岸交流“先经济、后政治”的基调不变。

胡锦涛去年12月31日发表被称为“胡六点”的“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谈话,整体来讲,不论是国民党认为的“具有新意、与时俱进”,或是总统马英九所说的“双方都有意愿改善关系”,马政府基本上延续两岸在新政府上任之后的和解气氛,对“胡六点”持肯定态度。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1995年1月30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发表“江八点”,台湾方面经过2个多月,前总统李登辉4月8日才以“李六条”回应。这次在“胡六点”发表隔天,也就是今年元旦,总统府随即由发言人回应,颇为特殊,也凸显两岸关系今昔的不同。

“胡六点”中有许多政治性的宣示,内容更数度触及“一个中国”,总统府则在声明中强调中华民国主权,重申“不统、不独、不武”、“九二共识,互不否认”等等,还指出台湾人民对台湾未来前途有不同的看法,对于不同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言论,政府都必须尊重。

总统府在回应“胡六点”的声明刻意强调主权的用意不言可喻,相关人士之后也不讳言坦承,总统府当天重申“九二共识、互不否认”,就是向对岸“做一个提醒”。

事实上,对于“胡六点”内容,除“综合经济合作协定”(CECA)外,政府相关单位迄今并未有太多回应,更遑论完整性的宣示,马总统日前谈到胡六点时说,“我们还在进一步了解他这篇谈话内容在政策上所代表的涵意”,相当程度隐含“听其言、观其行”的涵意。

曾任职国家安全会议专案秘书、熟悉两岸事务的现任立委张显耀表示,“胡六点”是中共对两岸关系所订定的长期框架,更是对台工作的全面性规范,这份纲领文件相当重要,政府必须正确解读其涵意,不必急于在短期内做完整性的回应。

张显耀说,两岸进展到这个阶段,台湾在正确解读“胡六点”后,必须再依据战略目标和规划,提出两岸都可接受的新论述,以因应新的局势。

张显耀的讲法,反映了政府目前的作为,尽管两岸经贸顺利开展,但“先经济,后政治”的政策基调短期之内不会有任何改变。对胡锦涛定下包括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等目标,由于这触动到马政府“先经济、后政治”的两岸政策基调,不愿具名的核心人士直言,“我们有我们的想法。”

尽管马政府上任后两岸营造出前所未有的和解气氛,但敏感的政治、主权等议题,仍然相当棘手,首先面临的难题就是今年5月台湾能否成为世界卫生大会(WHA)观察员。国民党副秘书长兼大陆事务部主任张荣恭、张显耀等人,都乐观认为应该有机会,日前马总统也透露两岸正在谈此议题。

不论如何,台湾参与世卫的希望能否实现,不仅是测试中国大陆对台湾采行“外交休兵”的回应,也是台湾方面观察“胡六点”真正的政策意涵,做为下阶段双方关系进展,也就是马总统所说的,“更进一步发展其他的关系,例如台湾的国际空间问题”的试温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