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烟黏贴辨识标记 卫署不补助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3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昶闵、施晓光、王孟伦/台北报导〕烟品健康捐的开征方式终于拍板定案!

在外界压力下,卫生署决定放弃补贴烟商贴标记的方案,仅提供新烟的辨识标记,烟商不但得自己想办法贴,日后还将辨识标记直接印在烟盒上,供消费者辨识,以防烟商重施故技,不分新旧烟齐涨,不当得利,侵害消费者权益。

年花15亿 烟商批不合理

对于卫生署不补助“黏贴标记”,烟商主管指出,这种做法在各国相当罕见,同时浪费人力和财力,更是完全没效率。况且采取人工黏贴标记,必须将整条香烟先拆膜再重装,每包烟大概要花一到一点五元,若以台湾一年烟品销售市场二十亿包、过渡期半年来推算,这次预估整体厂商要花上十五亿元,“相当不合理”,将继续与卫生署沟通。

立法院今年1月通过“烟害防制法”,同意将每包烟所课征的十元健康捐,调涨为二十元,卫生署原本考虑挪用烟品健康捐,补贴烟商黏贴新旧烟辨识标记,作为烟捐开征成本,外传补贴金额最高达二十二亿元,用“烟捐”补贴“烟商”,让立委及民间反烟团体—董氏基金会看不下去,痛批政府恐成烟商帮凶,变成国际笑柄。而辨识标记该怎么贴?因各方杂音很多,使烟捐迟迟无法开征。

官员估计,以台湾每月烟品消费量一点五亿包计算,烟捐每延迟一个月开征,政府就损失十五亿元,也无法达到“以价制量”的目的,卫生署长叶金川昨透过党政平台沟通说明后,终于拍板定案,决定只提供辨识标记,不补贴烟商任何黏贴成本。

初期由政府统一印制

国健局副局长赵坤郁表示,烟捐开征初期,考虑烟商来不及印制的标记,先由政府统一印制发交烟商自行黏贴,印制标记费用将从公务预算支应,但不补助烟商黏贴人工成本,请烟商自行处理,之后业者必须自行在烟品容器上印制标记,标记除可辨识新旧烟,也有防伪功能,避免走私烟猖獗。

据转述,叶金川在党政沟通时指出,每张辨识标签制作成本约○.三元,估计每月香烟销售量一亿包,新旧烟交替的过渡期大约四个月,总计需要四亿张辨识标签,经费大约一亿二千万元。

卫署希望5月1日开征

董氏基金会烟害防制组主任林清丽表示,以价制量抑制吸烟率不能再拖下去,只要晚一天开征,最大的得利者就是烟商。据了解,涉及标记招标等程序,卫生署内部希望5月1日起能开征。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