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三次江陈会 台湾学者:忧掏空技术和资金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4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耿豫仙台北报导)江陈会预备性磋商结束,对于中国要求加权并对等开放,台湾学者呼吁应“谨慎”对待中资来台投资衍生的问题。

台湾智库董事长陈博志说,大陆是个高风险的国家,如何让金融机构在大陆承受的风险,不至于影响台湾,例如,银行发生挤兑等现象,一般会由政府出面支持,但如果台湾的银行在大陆得不到中国支持,这把火会烧回台湾,造成台湾的经济问题。以现行的协调内容来看,监督机制不够,需加强设置防火墙等配套措施。

他提示,当中国的金融机构来台,中共当局将可使用台湾联合征信中心的资料,探得台湾企业在台资金状况,并借此进一步追查企业是否借着移转定价或其他方式,把在中国的利润汇回台湾,此等情况下在大陆的台资企业会不会被要求补税,都需要思考评估。

学者:掏空台湾技术与资金

台湾大学经济系林向剀教授说,前两次的江陈会是单向开放,但这次中国要求对等开放下,中资来台投资可控制台湾厂商经营权,台湾具技术优势的高科技、国防及民生产业也都有可能受到中资掌控、掏空或技术移转到中国。他认为,现今对中国的冲击及伤害常隐恶扬善、不设防,是造成台湾产业、金融边陲化最大隐忧。

同时,有鉴于台湾公共建设与地方派系的紧密关系,林向剀强调,两岸在签订采购协定之前,绝对不能让中资来台参与公共建设。否则,除公共工程品质堪虞之外,更严重的是,等于是台湾编列预算交给中资参与台湾的公共建设,中资赚钱后透过工程下包,可利用政府编列的预算控制地方派系,这是“国共中国人结合地方派系,封杀台湾的自由民主”。

因此他建议,对于产业别的要求、要特别谨慎、严格,凡是技术性、高科技、国防、民生等产业,初期应禁止。

两岸金融合作 台湾或边陲化

此外,针对签署MOU,林向剀建议,中国的金融体系远大于台湾,两岸金融合作,如没有实质的对等,就会发生台湾边陲化,集中中国的核心效应。因此,在经济规模显着的差异下所衍生出的风险,在未来两岸金融与技术的交流上,这个一定要考虑,不只是追求名目与形式上的对等。

他呼吁,台银在大陆开设分行,初期每一家都要汇一些营运资金,必须等一段时间,才能吸收到当地人民币的存款,这时等于把台湾的资金进一步流向中国,对台湾整个经济有不利的影响,政府在规划金融合作的时候,安全及台湾国内经济的冲击应放在首位,个别银行的经营利益,不表示对台湾整体经济有所帮忙。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