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推向国际 林渊淞首开屏东绿竹笋网购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1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郭芷瑄屏东县15日电)屏东市海丰地区的绿竹笋正盛产,海丰地区的笋农都是中老年人,26岁的林渊淞是家乡里最年轻的笋农,他今年首开海丰地区以部落格推销绿竹笋,他说,梦想将绿竹笋推向国际。

海丰地区的绿竹笋是屏东市的特产,在屏东县有知名度,但在外县市的知名度不足,林渊淞从文化大学园艺系毕业后,就回到家乡过田间的生活。他说,从小就跟着父亲种竹笋,在笋园里长大,他对农业有浓厚的兴趣,读园艺系也因为未来想从事农业。

海丰地区的笋农都在4、50岁以上,没有30多岁的笋农,林渊淞是家乡里最年轻的笋农,家乡的笋农都以最传统的方式种竹笋、卖竹笋,林渊淞把最流行的网购带进海丰。

翻阅竹笋相关的书籍,林渊淞说,“我敢竖起大姆指说,海丰地区的绿竹笋是全台湾最好吃的竹笋,比台北三峡和观音山的竹笋要好吃,三峡和观音山是红土,所生产的竹笋纤维较粗,屏东气温高,所生产的竹笋纤维细,口感好”。

林渊淞挂起部落格行销绿竹笋,希望以主动出击方式把海丰地区的绿竹笋能见度打开,想不到供不应求;他以提供试吃方式寄给客户试吃,好吃再买,而且以新鲜竹笋供应,只提供自家竹笋,造成抢购。

林渊淞在部落格里行销绿竹笋,也让读者了解农田里的事,前两周竹笋价高到1台斤新台币120元,有钱也买不到竹笋,林渊淞就在部落格里说“不是我卖贵,是海丰地区和长治地区的竹笋有太多的‘疯丛株’(需要淘汰的竹笋),根本就供不应求,务农的人1年里也只有两周有这么样的天价,请大家谅解”。

为了能多充实农业知识,林渊淞平时在肥料公司当田间技术人员,下班后就和父亲一起种竹笋。他今年尝试以菌种和叶面肥料施肥,改良绿竹笋生长时的小头缺点,果然得到了效果,让他在绿竹笋的种植技术上又更上一层楼。

林渊淞说,海丰绿竹笋有发展空间,但在海丰没有大面积的种植;他在大学时,就发现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有很好的农业体系,但在海丰却没有产销班的运作;希望能在海丰地区建立产销班的运作,打开海丰绿竹笋的能见度,同时扩大自家绿竹笋的种植面积,并建立自家绿竹笋的品牌。

他指出,未来只要海丰绿竹笋品质能够再提高,再加上政府的支持,海丰绿竹笋要外销走向国际不是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