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拒外国单位查核 公司获利疑多造假

标签:

【大纪元5月30日讯】〔自由时报编译陈柏诚/综合报导〕中国股市今年以来在全球一马当先,该国企业面对金融危机的表现,也强过世界其他国家企业,不过,近期发布的两份报告,却引发世人对中国企业获利可信度的严重质疑,“经济学人”表示:“这些企业财报可能遭到人为拉抬。”

经济学人提两份报告

指企业财报人为拉抬

其中一份报告是由香港金融管理局赞助,由意大利巴里大学(University of Bari )的菲里(Giovanni Ferri )和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 )的刘利刚(音译 )共同执笔。报告指出,中国大型国营企业的获利,完全是国家银行融资补助下的产物,让它们得以比私人或外国公司更低廉的成本取得融资。

两名作者在过滤了一九九九到2005年的政府资料后,得出上述结论。刘利刚相信,这类补助可能自去年夏季开始增加,因为大型国营企业一直都是中国经济刺激计划的主要受益者。短期内这些补助将有助提升获利,尤其是和信用匮乏的私人企业相比;不过,长期而言,刘利刚相信这类政治融资,意味资金分配没有效率,将导致企业未来经营亏损。

融资补助、新会计制

获利提升股价却不动

即便是透过补助创造出来的获利,上述报告的两名作者至少还相信中国企业的获利是真实的;但由香港中文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正在整理的一份报告,结论则令人担忧,显示投资人并不相信中国企业的财报数据。

报告观察2007年改变会计传统前后的中国企业,采用类似国际会计标准,以市场价格估价进行评估。报告首先比较在新旧会计制度下,获利改变如何和股价变化产生关联;改变会计做法,应能使获利和股价产生更高的关联;不过,研究发现这种情况非但没有出现,两者间的关联反而变得更小。

报告强调,新会计标准让中国企业透过重整积欠子公司的债务,让财报转成获利。在会计标准改变前,这类债务重整非常罕见,采取新的会计标准后,则变得很普遍:有超过二百家企业,即报告中有逾十五%的企业,在2007年进行债务重整,造成获利明显增加,但股价却文风不动,这种获利无法让人相信。

财报动手脚 投资人易遭坑杀

〔自由时报记者李宜儒/台北报导〕在资讯不对等的投资市场,财务报表是投资人了解公司营运的唯一方式,但在金融海啸冲击后,部分中国上市公司为“创造”亮眼的成绩,无所不用其极的在财务报表上动手脚造假,坑杀投资人。

中航油大亏 新加坡7千人诉讼

中国公司就算是在外国交易所上市,财务报表造假仍时有所闻,先前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国航油(新加坡 )股份有限公司,因为投资石油期货大亏五.五亿美元;但在中航油出事后,虽然停止交易,股价仍大跌逾八成,最初投入五万星币的投资人,最后只能取回九千三百星币,七千名新加坡投资人提起集体诉讼。

另一起也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的中国教育企业东方纪元有限公司,外电报导,今年3月13日,该公司自愿申请暂停股票交易,因为会计师在3月9日寄出通知,表示无法确认该公司的银行存款余额,并对银行发出的确认函表示怀疑。

该公司才坦承其未经会计师审阅的2008年年报,资产损益表中有二.三亿新加坡币的现金及约当现金为夸大虚报,同时承认,历年来都夸大、虚报收入和账面现金,并将不明款项转移出去;该公司在新加坡从挂牌到停止交易,仅短短三年。

东方纪元虚报收入 星停止交易

在中国上市的公司财务报表造假更是屡见不鲜,像宜华地产在2007年改组时,大股东宜华集团曾表示,如果2008年宜华地产获利低于八千万人民币,将给予股东追加股份。

但宜华地产去年前三季获利仅二千零三十二万人民币,今年4月底公布年报时,去年全年营收四.九三亿人民币,获利八千二百零一万人民币,成为“符合承诺”再多一点;其中去年第四季营收竟高达三.七二亿人民币,获利达六千一百六十九万人民币,都占去年营收及获利的七十五%。

宜华地产去年第四季也认列子公司宜嘉名都超过三亿人民币的营收,但爆料者指出,宜嘉名都去年全年根本连一栋建物都没有交屋,怎么会有营收可认列?外电报导指出,宜嘉名都原定去年12月底要交屋,但一直拖延到今年3月底才交屋,但宜华地产为灌水财务报表,竟在去年底就直接认列宜嘉名都今年的营收。

宜华地产、美锦能源 财报灌水

美锦能源也是财报灌水的案例,该集团2007年入主天宇电气,借壳上市后,也承诺原股东,若2008年获利未达八千万人民币,将给股东追加股份。

不过,去年金融风暴使得钢市需求骤减,焦炭需求直线下滑。外电报导,包括山西焦化及安泰集团等公司,去年第四季都出现亏损,但本身原料需外购的美锦能源,竟能获利六百五十八万人民币,全年总获利八千四百七十三万人民币,同样是“符合承诺”再多一点。

中国拒外国单位查核 财报疑虑高

〔自由时报记者廖千莹/台北报导〕对于中国上市公司财报造假,影响投资人,会计师表示,过去确有耳闻,尤其中国上市公司本身法律规范不完备,且中国审计水准参差不齐、人治色彩浓厚,并拒绝他国监理单位进入查核,公司财报透明度确有很大疑虑。

国内会计师表示,中国上市公司财报透明度远不如其他国家,最近美国上市会计师监理委员会(PCAOB )就向中国要求,希望开放让其查核在美国挂牌的中国公司财报,或相关会计师事务所,但中国始终以司法管辖权为由拒绝。

会计师说,相对于中国排斥外国监理单位进入,台湾、韩国、新加坡、澳洲等都允许外国监理单位进入查核。中国不开放,也让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透明度存有较大疑虑。

中国审计水准不齐 人治浓厚

熟知中国会计制度的会计师说,不少去纽约证交所挂牌的中国公司,都找安侯建业(KPMG )等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签证,这些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内控严谨,出事概率不高;但还是有很多中国本土上市公司,只找当地会计师签证,这类公司财报造假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安侯建业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蔡松棋说,过去确实听过中国上市公司财报造假状况,相关公司遭惩处情形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均有罗列;中国会计制度在2007年就已和国际接轨,不过,在相关执行面是否彻底?例如公司会计人员作帐是否实在、会计师是否实地查核等,这些没去查就不得而知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国企业发布年度净利润 业绩腰斩为多
“百万薪酬”风波 晒晒大陆高管薪酬
游客消费成经济支柱 日本“观光立国”见效
中国房企远洋集团遭清盘呈请 股价跌10%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