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截取小肠救膀胱 患者重生安心上大学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2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旭昇台北县23日电)国内先天性神经母细胞瘤存活最久的陈揆文,膀胱逐年萎缩肾功能下降,几度在加护病房与死神搏斗。所幸,透过“膀胱扩大整型术”,以小肠拯救膀胱开启新生,还上大学圆梦。

台北慈济医院外科部长兼泌尿科主任杨绪棣今天表示,有先天脊椎病变、动过脊椎手术,或子宫颈癌、直肠癌手术之患者,更需注意膀胱功能;一旦排尿不顺就有可能是膀胱萎缩前兆,会出现蓄尿量减缩,尿液逆流,这都将直接威胁肾脏。

陈揆文今天出席医院的记者会,他在出生不满一个月,就被诊断出罹患“神经母细胞瘤”,瘤是长在脊椎上,小时候在开刀治疗后,从此下半身瘫痪且必须导尿,常发生泌尿道感染问题。

陈揆文的求生意志坚强,勇敢的故事在国内引起关注。但他还有糖尿病,病情更棘手。近两年,陈揆文发生一次严重的发烧感染,引起败血性休克,紧急被送往医院急诊。

后来转诊至台北慈济医院泌尿科,由主任杨绪棣接手,帮他动了“膀胱扩大整型术”,截取陈揆文自身的一段小肠做成袋子加在膀胱上,泌尿道感染的问题迎刃而解。

也就是膀胱容量变大,像是多了一个储水库,里头的压力降低,尿液有地方可去,不会立刻逆流回肾脏致使发炎,也就降低发烧感染引发败血症的概率。

杨绪棣表示,此手术需取用病患的一段小肠,将边缘切开,缝成“袋子”状,再将它跟膀胱接在一起,一共缝了500针。他12年前进行的膀胱扩大整型术,病患今仍正常使用。

陈揆文也因此可以安心读书,日前顺利考上大学,实现念大学的愿望。今后膀胱可以使用30年,可以好好读书,不必挂急诊。他与父亲特别感谢院方的悉心照顾,让他生活品质变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