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相信伟大公司这回事

获利投资的4大关键与14个关卡(9)

威廉.伯恩斯坦

标签:

事实上,“勇于沉闷”还可以有另一种版本,因为人们很容易被好公司/好股票这回事给迷惑,所有人都想要拥有具备梦幻成长潜力公司的股票,但是真实历史告诉我们,看起来最迟钝的公司往往会有最高的报酬。

在真实世界中,超高成长率不过是个幻觉,梦想破灭的时间说不定还不到几秒钟。没错,从反面来看,确实有少数公司和沃玛百货或微软一样,可以长期保有营收成长状态,但你能够领先大盘,抢先挑中这些头彩的机会可说是微乎其微。

相反的,你应该要考虑透过某些指数型基金,多花些心力注意你投资组合中的价值型股票,这个部分我们将会在本章最后一节讨论。不幸的是,在第十三章我们将会发现,不管是基于节税效益,或是自己的就业状况,这个方式不见得总是有效。

但至少还是得小心成长型股票高唱的诱人旋律,特别是当人们开始在投资时高谈阔论“新世代”时,更是如此。我要引述我的同事赖瑞‧史维卓的名言,“市场里没有什么事是新鲜的,只有你还没读到的历史。”

细细品尝混乱美味

你应该要理解,事实上,几乎所有股市上的重复型态都只不过是偶然的巧合。如果你曾研究过大量的数据,必然会发现许多原本可让你致富的选股标准及掌握市场时机的方法。然而,除非你可搭着时光机器回到过去,否则这些数据根本一点用处也没有。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很快地就了解到,由于绝大部分的市场行为都是随机出现的结果,在昨天还算可行的策略很少可在明天还能奏效。

你必须接受股市走势依循固定型态不过是个幻觉的事实:这几乎就和一个月亮上的人想要看清楚地面上熟人脸孔一般地不切实际,所以,干脆别管这件事。当投资者与市场共舞时,最安全、也最具获利能力的假设就是,市场上根本没有固定型态存在。

即便有少数的统计指标看来有机会预测股市与市场报酬,但是大部分的投资世界都处于混乱状况之中。你愈早理解市场里没有所谓的系统、大师或固定型态,投资结果愈好。

最重要的是,根本不要理会那些利用财务数据与经济数据预测市场走向的市场分析师。如果我们可从过去七十年里阿佛列‧考列斯三世、尤金‧法玛、班杰明‧葛拉汉及康宝‧哈维等人身上学到什么教训的话,就是只有傻瓜才这样做。摩根史丹利证券全球策略分析师巴顿‧比格斯(Barton Biggs)的工作就只是让克理欧小姐(Miss Cleo)[1] 看起来好看而已。

打定算盘别手软

我可以拍胸脯保证,每月、每季、每年,至少会出现几个投资标的,让你捶胸顿足,早知道就多投资些。同样的,也有一些标的会让你希望自己从来没看到过。某些特定的投资标的,特别像是贵金属或新兴市场股票,很可能会在一两年之内贬值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五。

这种资产本来就会这样,别让投资组合中的小麻烦让你坐立不安。为了能够掌握所有资产的完整市场报酬,你必须要能够在价格狂跌之后,还能愿意保有股票。如果你不能够处之泰然,必会失败。投资组合就是这样子,你应该尽其所能地忽略其中各个构成部分的绩效。

千万不要沉迷在自己的成功之中,而且至少牢记一次以上的失败。真正重要的是投资组合的整体成功,只在每年年终时结算一次[2]。如果你的数学实在很差,搞不定这些计算公式,那么付点钱给会计师,请他们计算绝对是件相当划算的事。

别让自己变成大肥羊

富有的投资者应该了解自己会是投资产业眼里的肥羊,而那些专为他们设计的投资工具—分离账户、避险基金、有限责任合伙等等—都是用来赚取高额佣金、交易成本及其他费用的吸血工具。

大肥羊总是特别容易受到各种复杂研究、交易策略与缓税策略的诱惑,千万别被愚弄了。请别忘记,全国最大的金主—退休基金—都没有办法打败市场了,所以那些规模只有一千万美元、甚或十亿美元的投资人更不可能完成这项不可能的任务。

对于这些钜富,我有没有什么建议?就是收起你的骄傲,然后打免付费电话给那些专注在低成本指数型基金上的共同基金。多数的基金都会对于那些出手七位数以上的顶级客户提供优惠方案。

也许这对于你来说,算不上专属权利,但应该可让你免于遭遇大多数的混乱状态,赚得比你那些高级住宅区的邻居还要多。@待续…

摘 自 《投资金律》 脸谱出版社 提供(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世界弯的看不到前方 (8)
危机就是机会,问题就是财富(2)
危机就是机会,问题就是财富(3)
金钱像一面镜子(3)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