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ECFA公投案”公听会》台学者批马救灾无能 ECFA能放心

《立院法制局研究报告》产业无法升级 签ECFA会带来威胁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19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苏永耀、邱燕玲、王贝林/台北报导〕行政院公投审议委员会昨举办民进党所提ECFA公投案的公听会,与会学者重批马政府不可信,如同这次救灾的无能;ECFA公投就是让人民力量出来,不要再犯像救灾同样的错误。

与会学者担心ECFA签署送立院后会像江陈协议“自动生效”,国贸局长黄志鹏则说,未来签署ECFA后,会送到立法院“审议”,不会“备查”了事;因ECFA非三通议题,也不会“自动生效”,一定要立法院审议通过才算数,否则就得重签!

公投审议委员会昨除邀民进党代表与包括反对公投的经济部与陆委会官员,另邀八位学者专家参与,但其中五位不是支持ECFA,便是质疑公投的适法性,当场遭民进党秘书长吴乃仁呛这不是公听会,而是“ECFA促进会”。

吴乃仁表示,公投是人民权利,行政机关不该有太多干涉,只要确定符合形式要件即可;但现在听到的都是ECFA有多好,而非无论ECFA是好是坏,都应交由人民决定。

官方代表重弹旧调,只说ECFA的好处。国贸局长黄志鹏更说,目前全球共生效两百四十七个FTA(自由贸易协定 )或RTA(区域贸易协定 ),在东亚地区新增最多,对台湾或多或少造成不利;为让台商不受委屈,必须与重要贸易出口国进行谈判。

与会学者对ECFA态度泾渭分明。

台大经济系教授林建甫称与中国关系没搞好,将难与他国签FTA。台北大学公行系教授周育仁质疑若两岸将来所签署的不叫ECFA,公投还算不算数?金融研训院院长许振明则认为公投将对两岸经贸不利。

陈博志:只说好不说坏

不过,台湾智库董事长陈博志说,马政府既认为ECFA这么重要,就应让人民公投。政府ECFA文宣只谈好处,不说带来什么坏处,与这次防灾的宣传很类似;政府说前几天因为下雨无法救灾,但为何不能向国际求援?人民对政府救灾不放心,对重要如ECFA能够放心吗?公投就是要让人民力量出来,不要再犯像这次救灾的错误。

曾肇昌:台签约变附庸

全国律师公会前理事长曾肇昌也说,与中国签ECFA等于被大吃小,台湾变附庸,等于锁在中国,甚至让中国学到技术再反销台湾,将来一大堆的“山寨产品”倾销台湾;马政府不要一厢情愿以为中国会对台湾善意。

台大政治系教授萧全政认为,公投法规定涉租税不可公投,ECFA既涵盖关税减让,如公投将有适法争议。

民进党提案代表许忠信解释,公投法排除租税事项,是因牵涉“减轻人民负担”,但ECFA不属此范畴;所以像澎湖是否设赌场也涉租税、投资,但照样可公投。

东吴政治系副教授罗致政也说,如果连ECFA这种重大议题都无法公投,等于为政府“开一扇门”,届时和平协议、统一谈判都不受监督,成空白支票。

〔记者曾韦祯、邱燕玲/台北报导〕马英九总统在救灾之际,仍不忘强调两岸应尽速签署ECFA。但立法院法制局甫出炉的研究报告却警告,提升台湾产业竞争力才是当务之急,若台湾的产业无法升级,猝然签署ECFA会为台湾带来严重的威胁。

法制局日前公布“两岸产业结构与竞争力之分析”研究报告,以比较利益观点分析历年两岸经贸往来与产业发展趋势特征,藉以探讨两岸产业之竞争力。

报告指出,两岸贸易规模不断扩增,但台湾对中国的出口依存度逐年剧升,中国对台湾的出口依存度却逐年下降,两岸贸易呈现不对称关系,加上中国不断对台主张主权,这是台湾经济发展的一大隐忧。

报告认为,台湾自中国进口的产品,已渐从劳力密集型转为资本技术密集型,若全面开放中国货进口,可能会挤压台湾产业的发展空间;台商在中国的采购比重愈来愈高,回购比例逐年下降,投资中国所带动的出口效应已减弱,两岸原本的互补关系,将转成竞争关系。

研究报告警告,科技大厂前往中国投资所产生的群聚现象,将对台湾企业造成严重的磁吸效应,若政府无法形成有利的政策让产业升级、根留台湾,台湾产业势必空洞化;中国不断复制台湾经验,两岸产业发展方向愈来愈相似,中国有可能跨越台湾,让台湾边缘化。

报告:签ECFA不是万灵丹

报告强调,签署ECFA不是万灵丹,若无法同时促进台湾经济的转型与升级,台湾的经济体质非但无法提升,还会遭受中国廉价品的挑战,加深台湾对中国的依赖,届时不仅丧失国际、中国市场,连国内市场也不保。

对两岸金融市场的互动,法制局近日也在“两岸保险业及证券业相互开放有关问题之研究”报告警告,虽然各界对金融监理MOU及ECFA内容不甚了解,却已营造出十分乐观的气氛,恐造成民众误以为中国市场遍地黄金,金管会应评估风险做出中国市场分析报告,让大家了解中国市场的真实面貌。

报告认为,台湾业界一向有一窝蜂、盲目投资现象,建议我国对金融业者赴中国投资应有控管机制,如金管会对业者赴中设置据点时,应帮忙协调设置地点,以免过度集中于上海等地区,形成台资机构自相竞争的情形;政府并应研订完善之风险控管机制,循序渐进开放,以免一窝蜂、盲目投资,造成更严重的问题。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