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教养心得
对世界存有好奇探索的精神,也就是能主动学习,有自制力与积极性,热情且乐于帮助别人,这些古老的德行反而是未来高度竞争下决胜的关键。
补习是大部分儿童每天要做的事,补习班更是多的数不清。常常听到有人说:“把小孩丢到补习班,就能提高小孩的成绩!”但是我没有补习。
虎头虎脑的胖孩子不仅惹人喜欢,那挺拔结实的身材更叫人羡慕。我的冲儿却继承了他父亲家传的特点——细瘦,食量不大,怎么吃都长不胖,我经常怜惜地称他“小豆芽”。“小豆芽”虽然很努力,可是一放松,就会含胸佝背,似乎没有太多的气力挺直腰杆儿。他爸爸不喜欢运动,每天都要等到饭好了才匆忙起床。儿子自然跟他一样。我终于耐不住,要让已经八岁的儿子养成晨练的习惯。于是,向他爸爸...
由于家中在猪年年底前新增了一只小猪,我在肯塔基州整整闭关帮佣了一个月。从早到晚,除了天天想念加州的阳光外,就是和大小孙子鬼混。大孙子正处在“两岁娃儿狗都嫌”的the terrible twos年纪,家里到处设围栏,试图将他“关”在安全的区域,所有橱柜加装反扣机关,仍被他一个个地发现突围的方法,于是锅碗瓢盆全成了他的打击乐器,不亦乐乎!两岁是第一次开始与人产生...
学校为了赚钱,在校内一楼开了一间小卖部。老师们奉命告诫学生只许买内部食品和用品,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那也是爱校的表现。这种歪风在中国实在太盛,美其名曰“吃间食补充营养”。一到课间,孩子们就拥挤在卖部里买雪糕或其他食品,带到教室里吃。这种弊病实在害人不浅,不仅易使孩子养成比吃、乱花钱的恶习,而且会破坏正常的食欲,影响健康。尤其是,中国的小食品很多都是有害物...
各个年龄段的儿童都能够完成一些他们那个年纪的孩子所能做的事。作为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掌握新的能力,而且给孩子信心让他做得更好,是育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在美国,志愿者以各种方式向他们的社区提供帮助。他们捐款、给穷人送去食物、为无家可归的人建造住房等等。志愿者认为,不论用哪种方式,奉献都是有益的行动。正是因为这个理由,作家卡罗尔.威斯曼敦促家长帮助子女经历向他人奉献的喜悦。 (w2007-12-31-voa45.cfm)
儿子是属猴的,非常顽皮。但是他很多时候确实能做到持之以恒。
那天吃完了晚饭,我在厨房收拾东西,就听见丈夫在屋里叫孩子把手伸出来,然后声音越来越高,到了最后简直是声色俱厉:“把它腿儿掰折!怎么那么胆小呢?快掰!”“我不敢。”儿子小声地抗拒着。“不掰不行,拿着!”又是一声断喝,接着是儿子呜呜的哭声。
总有父母必须与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比如,孩子拿笔往别人眼睛里捅,抢别人的玩具,等等。这时候冲突就是必要的,它将使孩子明白,有些事绝不允许做。但如果冲突经常发生,就会使孩子对父母的约束和限制产生反抗情绪,从而使“管教”难以奏效。只有偶尔的冲突才会使他印象深刻,知道有些事他是不能做的。因此,平时要尽量减少与孩子冲突的机会,把冲突用到关键处,要“有所为”,就要“有...
在我印象里,我们好像从来没有刻意教导过儿子要真诚。但是他从来都不撒谎,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做错了事也从不隐瞒。那么我想,他的真诚应该是与生俱来的。
今天早上下着濛濛细雨,我送儿子去托儿所。他坐在推车里,跟平时不同的是他一路上一言不发,只是手里紧紧地攥着我给他带上的奶油巧克力。因为出发前我就跟他说,不能在路上吃,否则喝了风会肚子痛。
文明的语言像花香一样令人心情愉悦,谁不希望孩子红润的小嘴香语连珠呢?可是我们北方的口语环境常常不如意,大人孩子说话都是直来直去粗声大气。英美语言率直里伴着礼貌,日韩语言含蓄中透著文雅。中国当今的语言生硬而少温情,我们自己习惯了有时也觉察不到。
英国人钟爱在后家花园或田间地头种植些花花草草,以此怡情。但政府现在鼓励父亲应与孩子一起“下地干活”,这是教育的良方。
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我三岁的儿子向我充分的展示了这一点。他的善不分对象,不分人物。
平时我做家务腾不出手,就叫他帮忙,拿胶带,拿抹布,拿剪刀等。告诉他递剪刀时,刀尖不能冲着人。有时,也叫他剥豌豆,摘豆角,或者帮忙擦玻璃。他都一一照办。渐渐的,最初的快乐过去后,他就不那么有求必应了,忙着玩他自己的东西不应声。我就失望地说:“我的小蜜蜂在哪儿?我没有小蜜蜂了。”每每这时,他会立即煽动着两手飞过来,喊着:“小蜜蜂来了!小蜜蜂来了!”
中国的独生子女都是小皇帝,本来嘛,从小他就是全家的中心,真是万般宠爱集于一身。弄不好,最后家长们就成了看孩子脸色行事的臣民了。孩子不是小宠物,他可是会看人下菜碟的。
哥哥喜欢看书,周末早上睁开眼,就随手抓一本书来翻,等弟弟醒,有时候弟弟起来,先爬进哥哥的被窝眼巴巴地等哥哥给他念书,头紧紧靠着哥哥,脸上的表情随着书中的内容变幻……然后哥俩尽兴地玩一场才穿衣吃早饭。
每年孩子的生日要来了,我们就发愁,今年弄什么花样?又不能重复,又要有精力对付。两全能不能齐美?真是伤脑筋。孩子一年一年的长大,而我们一年一年的衰老。孩子的精力是一年比一年的旺盛,而我们的腿脚却是一年比一年酸痛。
我丈夫的家在农村,寒暑假时我们就送儿子去他奶奶和爷爷那里住一段时间。他帮奶奶喂鸡、捡鸡蛋,非常开心。爷爷疼孙子,总是想方设法要表现爱心。他就觉得小孩都喜欢零食,所以常常拉着儿子到小卖店问他喜欢啥,儿子都不让买。
在21日“第三届华裔家长教育讲座”的9个专题讲座中﹐有三场是有关如何支持帮助学生提高英文读写能力﹐吸引许多家长前来。主讲老师针对幼稚园学龄前的孩童﹑初高中以及新移民等不同层次的学生﹐介绍了不同的方法。
愈来愈多的老师和家长表示,现在的孩子很难教,如何和孩子沟通、如何和孩子相处等教育方面的问题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台中县梧栖国小聘请中华新时代协会台中分会陈嘉珍主任主讲“与父母谈心-让孩子与你更贴心”,听众反应热烈,每个问题都说中心坎里。
随着网路文化的日趋普及、网路人口的大幅成长,网路已与现代人的生活产生了紧密的结合。尤其青少年们对资讯繁多、新奇的网路世界趋之若鹜,结果因沉浸于网路世界而引发的大量问题,不仅令家长及教育学者们忧心忡忡,也使得各国政府不得不加紧脚步,研拟如何保护学童上网的安全。如何落实网路道德教育,让学童有正确使用网路的观念,远离网路陷阱,已成为当前网路教育非常重要的关键。
前一阵听一位西人朋友抱怨,说自己的儿子在学校非常淘气,在学习上也表现不好。回家对儿子凶一些吧,他就更叛逆,还威胁说如果挨揍了他就会去叫警察(在西方社会,打孩子确实会招来警察的)。如果对儿子继续听之任之吧,眼看他在外面越来越不像话下去,也不是个办法。看这个朋友恨得牙痒痒的样子,让人感觉其实西方人和中国人在面对孩子淘气时是一样生气的。这生气的程度让人想起中国古装...
儿子还差三个月就满两岁了,连话还不怎么会说,却会干很多活了。要知道,两岁的娃娃在德国的育儿环境下学着干点活是自然而然、理所当然的。最初我并没有读什么育儿书,不知道应该从小就让孩子学守规矩、分担家务,哪怕是很小的孩子。我们的法缘是看我干活,“自学成材”的。
一天,我从幼稚园接儿子回家,走到楼下,见地上有块香蕉皮,儿子挣脱我的手,把它捡起来,边说“我去扔”,边向身后远处的垃圾箱趔趔趄趄地跑去,我赶紧喊:“慢点!”。
六岁的女儿正处于非常活跃的年龄阶段,放学一回家,就忙着玩这玩那,玩好了以后就把东西摊的到处都是,再也不管了。她似乎很不愿意自己整理这些东西,要么胡乱一堆,以后她自己找起来也很不方便。或者就叫我替她整理。孩子长大了,爱好广泛了,玩具也没有小时候那么单一了。我也觉得这些东西太杂,我每天整理起来也很费劲,理不大清头绪。而且我整理了以后,她还是难以找到,又弄成一团糟...
一个小生命从呱呱坠地,希望与欢欣就随之来临。在辛苦的幸福中沉醉,在点滴的琐碎里品味。生命的神奇向你展示宇宙的真机,领悟的刹那,感动油然升起。
说故事除了可以传承知识更可以促进亲子感情,更重要的是说故事能启发学童阅读的兴趣,让阅读往下扎根,培养小朋友听故事,喜欢故事,自己借书阅读故事,进而养成阅读习惯。
  时间飞逝,犹记得自己还是怀孕的时候,挺着个大肚子走在人群中。有欣喜、有担忧,更有一份潜在的安适感。欣喜的是,一个可爱的、讨人疼惜的小生命即将来到人世;担忧的是,面对生活的忙碌,沉浸在家庭、工作、学业的我能否三者兼顾?
共有约 526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是全球教育排名和消费者建议的权威机构,6月25日发布2024—2025全球最佳大学排名,美英大学囊括前十名,其中哈佛大学名列第一。 这份排名根据13项指标,对2,250多所全球学校的学术研究和声誉进行了评估。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