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富崇尚節儉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1月9日訊】經歷了一段和平和經濟景气時期后,許多美國人富了起來,特別是近年來股市的走牛,网絡的風行更是造就了一大幫新富。這些新一代富人如今是怎樣行事的呢?大量的事實表明,他們越是富有,就越想要隱入市井凡人之中,越是反對高消費……

父母一代人愛花錢

据鳳凰网報道,從大蕭條開始,美國人的花錢習慣中就融進了勤儉節約的特征。緊隨而來的備受壓抑的經濟創傷和多年無戰事的和平撫慰,從兩個方面漸漸培養了二十世紀中葉美國人的吝嗇和對金錢非常敏感的習慣,他們總是能省則省,以防明天出現不測,善于未雨綢繆。

誰知,他們的后代,也就是現在年輕人的父母輩,卻反其道而行之。美國人將他們稱做被寵坏了的一代,這些戰后高峰時期誕生的寶貝儿,竟視節約為見不得人的字眼。這一代人以為繁榮無止境,既無祖輩白手起家,艱苦奮斗精神,又無父輩們耀祖光宗,出人頭地的雄心。只要粗粗瀏覽一下當時的報紙,隨處可見那些一擲千金、揮霍無度,令人目瞪口呆的消息———做父母的出手大方,以每瓶10美元的价格購買埃斯提‧勞德公司出產的天然嬰儿尿布用香水;東漢普頓的富翁一擲150万美元建造游泳池;一些公司出售鑲金嵌寶的胸罩,索价300万美元—隨后發生的情形也是顯而易見的:這些富人并沒有一個花錢的底線,那种”狼來了”的呼聲早已不起作用,古老的傳統故事、那种”每天都要精心計算的可怕日子不久就會輪到自己頭上”的警告,統統都被拋到九霄云外。

老年人比年輕人花錢多

根据美國勞動統計局出版的《消費者花費調查》:1987至1997年間,65歲以上年齡組的人比其它任何年齡組的人都增加了自身的消費水准,而且大多把錢花在了娛樂上。以65~74歲老人為主的家庭比25歲以下的人組成的家庭花在娛樂上的錢要多。

當二戰期間出生的這一代開始富有時,他們竭力想表現自己的富有。他們把住宅裝飾得更豪華气派,購置的珠寶也更為昂貴和高雅,家中充滿著上層社會的味道。而今天的人們富裕起來后,往往會讓居所變得更隨意浪漫,他們的家用電器似乎不夠檔次,家具也顯得更為原始。他們越富有就越想顯得平平淡淡,于不經意中顯露匠心。

“揚基洛維奇伙伴”是一個市場調查團体,它專門研究了每一代人的消費模式。一份由該公司董事長小沃克‧史密斯和安‧克勒曼共同撰寫的報告中,他們稱二戰時出生的人渴望“自己享用商品”,而接下來的几代成員則更喜歡擁有后物質主義的价值,更重視人的感覺、人的經歷而不是商品本身。

今天的消費者迫不及待地向世人顯示:雖然他們的有价証券正在膨脹,然而,他們并不想成為享樂主義者或者是鍍金時代的庸俗之人。今天的人們已把消費囊括在道德之中。這不僅僅是由于一些公司在大肆推行它們的環保戰略。

美國人的消費模式變了

消費者如今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消費模式,以証明他們是如何反物質主義(享樂主義)的。他們認為,將錢花在魚子醬和法國大餐上是行不通的,只有當你將錢花在一些有用的東西上時,才會發現天空是實實在在的。奢侈效應的規則通常盛行于暴富之后,而現在的人卻說,“我們不想讓自己看上去像個愚蠢可笑的貴族。我們想讓自己的打扮令人看上去雖然陳舊卻很實用。”

對此,似乎出現了某种周期性的循環:上一代人對金錢毫不害臊,暴發戶心態十足;而下一代人卻拒絕物質主義。反物質主義并非一定表現在少花錢上,只是他們將錢藏在了道德、美德的大袍之中。300年前,清教徒們呼吁將世界性的拚命掙錢風气与服從上帝的旨意結合起來。于是,早期的美國人強迫自己穿黑色的服裝。例如,一位有錢的商人將自己購買的最精致的進口碗櫥用黑色重新漆一遍,以滿足自己的占有欲和謙遜的矛盾心態。

而現在,人們采取了另一种道德標准,推崇高尚的理想境界与簡朴的生活方式。今天的消費者已經創立了一种節約消費的准則,以幫助他們更好地使金錢道德化,与現代高尚的心靈境界交相輝映。這种准則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環保主義:那些關于資源有限的看法以及貼近自然生活的思想。

該准則顯示你的超凡脫俗:對民間工藝品的偏愛胜過俗麗的豪華飾品;崇尚營養食品胜過富有、昂貴的菜肴,并以此來証明你的文化教養。

根据《消費者花費調查》,1997年美國人除住房消費之外,与1987年相比,用在食物方面的花費要少13%,酒精飲料方面要少24%,而在閱讀材料方面要少24%,服裝方面少15%。

根据美國聯邦調查委員會每3年一次的《消費者金融狀況調查》,美國人的收支平衡處于相對合理的狀態。平均而言,家庭財產比債務上升得更快。總的說來,美國平均每戶的收支情況比起3年前要好得多。美國歷來名聲不好的低儲蓄率并沒有包括資金(投資)的收益。如果將有价証券計入儲蓄(一般家庭都這么計算),那么,美國人的淨資產是健康的。

話又說回來,那些信息時代受寵發財的億万富翁的情景又如何呢?常規的看法認為,他們是一群一擲千金,腰纏万貫的“‧COM”瘋子,收藏有探索者越野車,購有阿斯平避暑山庄。可是當你走近一些,隨意在他們周圍轉轉時,就會發現,這些發高科技財的最富有的億万富翁,實際上恰恰是中年工作狂,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對賺錢充滿狂熱,卻不知道如何花錢。許多人沒有品味,沒有相應的文化底蘊去欣賞典雅高貴的藝術風格。

美國信托公司對占美國人口1%的最富有階層進行了一次調查,發現他們中只有不足1∕3的人購買裘皮衣服、珠寶或其它俗套的豪華物品;只有18%的人擁有或計划購買一幢度假別墅,他們更樂意的是將錢投放到他們熟悉的賴以起家的行當中,投資,賺錢,再投資。他們最喜歡的事就是用錢再賺錢。這些接受調查的人當中十之八九一直保持著自己在股票市場投資的全部或絕大部分盈利。對一組商業雜志閱讀者的調查顯示,多數被調查者將閑散的時間,花在貪婪地審視自己每季度投資的資金報告上。

沒有更多的証据表明當今的年輕人(稱為X一代或年輕的一代),特別沉醉于購物和逛商店采購。X代甚至比戰后高峰時期出生的人更早地為他們的退休生活而儲蓄,且積蓄的數量要大得多。更令人吃惊的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比起戰后出生高峰時期的人更加反對物質主義。這可不僅僅是指他們穿著那些肮臟的法蘭絨襯衣到處亂轉。

《美國的圖表》雜志最近根据過去几代人的表現,分析、模擬了未來消費模式。他們發現,如果目前的趨勢持續下去的話,那么,年齡在25歲至34歲的房主,將把更大一部分收入花在閱讀、計算机和軟件上,而在汽車、酒類飲料以及住宅設施方面的花費將更趨減少。

在這繁榮的時代,并非是金錢統治著美國,而是對金錢的模棱兩可在統治美國。人們比任何時候都努力工作想得到金錢,可一旦有了錢,他們又害怕被金錢腐蝕,現在就是這种富裕的憂慮籠罩著美國。

相關新聞
加州查獲75噸來自中國的非法煙花
作高智晟壁畫償夙願 逃美教師找到人生新起點
【菁英論壇】水庫之殤 中國人頭頂「核彈」?
洛縣計劃將廢棄垃圾填埋場改建成新公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