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報停刊專家:綜合性電子報沒生存條件

人氣 2
標籤:

PC Home网路集團和新新聞去年在眾人的努力下以「网路原生報」的概念命名為「明日報」,在創刊一年之后,終因不堪長期虧損,將轉手易主香港壹傳媒。對于明日報的結束,專家表示,這是必然的趨勢,因為綜合性的媒体訴求內容過多,無法像專業性网站有加值性服務,可突破廣告營收的限制。

專家進一步強調,即使网路沒有泡沫化,明日報遲早還是會走上停刊一途,主要是因為廣告營收不多,在沒有獲利的情況下,結束營運唯一的途徑。

勁報報導, 明日報設有政治、財經、兩岸、科技娛樂等新聞中心屬于綜合性新聞媒体,這樣的网路媒体一直備受各界關注,不但是國內首見,在國外也未曾听聞,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陳俊良說,國內廣告經費大多集中在几個知名的入口网站,其他网站能爭取的廣告配額原本就有限,加上明日報人事編制超過几個知名入口网站甚多,因此在沒有其他的獲利模式,其實很難有生存的條件。

陳俊良表示,具有專業內容的网站,如鉅亨网的財經訴求、電子時報有資訊產業內容,較容易采用加值服務以突破廣告營收的限制。明日報去年廣告營收約新台幣六千万元,在网路市場來說已屬佳績,但由于員工人數接近三百人,一個月估計基本費用就超過三千万元,一年的營收由不夠兩個月的支出。

雖然明日報的創辦人及城邦集團董事長詹宏志多次公開表示,明日報要看的是未來兩三年后的成果,但是不少媒体界及資訊界的人士并不認同這种說法,一位資訊界的人士就認為,標榜原生的綜合性网路電子報其實并沒有生存的條件,因為只靠网站的廣告收入是無法支撐龐大的人事經費,在网路寒冬里,若找不到獲利模式,如何能長久「燒錢」?他認為,只要傳統平面媒体正式進軍電子報領域,數十年來龐大的新聞資料庫及更為龐大的新聞人力,就沒有所謂网路原生報的生存空間。


    相關文章
    

  • 台灣首家网路報[明日報]今正式宣布結束网站營運 (2/21/2001)    
  • 明日報員工:來得太快了 (2/21/2001)    
  • 明日報小檔案 (2/21/2001)    
  • [明日報]高層緊急會議: [明日報]明日將繼續出報 (2/20/2001)    
  • 「明日報」走成為歷史 接力棒是香港壹傳媒 (2/20/2001)    
  • 入不敷出 <<明日報>>今日停刊 (2/20/2001)    
  • 傳明日報明天停刊 將由香港壹傳媒主導經營 (2/20/2001)    
  • 前助理國務卿羅思敦促兩岸恢复對話 (2/18/2001)    
  • 腐化世風侵校園,學生撒謊手段讓人咋舌 (2/15/2001)    
  • 鎮壓法輪功 中國擬立法加強勞改營功能 (2/5/2001)    
  • 明日報社論:高行健与法輪功的啟示 (2/2/2001)    
  • 中國大陸評出二000年十大美術新聞 (1/25/2001)    
  • 台灣留學生在美遭近距离槍擊頭部斃命 (1/18/2001)    
  • 四六事件受迫者方生:光复前后因學生運動被迫害的人都應平反 (1/14/2001)    
  • 胡忠信:「天安門文件」「出土」無异是一個巨大諷刺 (1/12/2001)    
  • 上海洗車一條街 打出美女牌招攬顧客 (1/1/2001)    
  • 愛國公民們的遭遇 (12/26/2000)    
  • 党爭激烈 九成太子党持出國護照留后路 (12/15/2000)    
  • 明日報:高爾法律策略致命傷 未要求佛州全州驗票留下違憲爭議 (12/13/2000)    
  • 陳水扁:台灣國統會名存實亡 (12/4/2000)
  • 相關新聞
    上海洗車一條街 打出美女牌招攬顧客
    胡忠信:「天安門文件」「出土」無异是一個巨大諷刺
    四六事件受迫者方生:光复前后因學生運動被迫害的人都應平反
    台灣留學生在美遭近距离槍擊頭部斃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