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論:人權報告只是關系惡化的序幕

標籤:

【大紀元2月28日訊】中美就人權問題互相攻擊、互相批評并不是甚么新鮮的事,打自天安門民主運動被鎮壓以后,中國的人權狀況就一直是中美關系的最棘手問題,因此昨天中美兩國發表人權報告批評對方的人權紀錄欠佳不能算是些甚么令人意外的事。真正讓人感到不安、憂慮的是新上任的小布殊政府在處理与中國的關系上明顯跟上任的克林頓政府不同,明顯的比較強硬及缺乏敏感性(Sensitivity),若果這樣的態度、政策維持不變,那昨天的人權報告只是中美新一輪衝突的序幕,往后四年的麻煩才真正多呢!

小布殊政策大改

其實除了昨天的人權報告及美國將在聯合國重提譴責中國人權紀錄的決議外,尚有兩個事件說明新上任的小布殊政府對中國的態度比克林頓政府強硬及不買帳,其一是在美國空襲伊拉克時故意抖出中國替伊拉克鋪設通訊設施的事;其二是在發展國家導彈防御系統上不理會中國的反對,甚至不跟它進行對話。

這些事情獨立來看也許不怎么樣,但接連出現這樣不利于中美關系的決策,反映的是小布殊政府正大幅從克林頓政府的對華友善政策后退,改為采取一种更強硬、更不妥協的態度。要知道中國正處于權力、人事交接的敏感時刻,中國的領導人為了在党內角力中取得优勢,极有可能在對外關系上擺出更高的姿態、更強硬的態度。

在中美雙方立場都趨于強硬及不妥協的情況下,中美關系的波折、雙方互找麻煩的机會將大大增加。

更不幸的是,中國加入世貿在即,中美雙方在這段期間以至往后几年還有不少敏感及具爭議性的議題需要解決,例如開放市場的速度等;現在雙方的整体關系趨于惡化,勢將令這些商談更艱巨、更難有成果;到頭來不僅會妨礙中國加入世貿的進度,也將削弱中國成為世貿成員后所享有的好處。

香港在回歸后已成為中國的一部分,當中美關系惡化時將比回歸前受到更大的衝擊,也更難置身于中美交鋒的事外。只要中國在加入世貿上再出現甚么波折又或是中美爭端從紙上變成實際的「外交戰」、「商戰」,那香港憧憬的世貿商机便會成為泡影。

中美關系正轉坏

當然,美國的外交政策不是一成不變的,克林頓政府的對華政策在初期及后期也有明顯的改變,小布殊政府也有可能在未來再調整對中國的政策,但是現時來說,中美關系的勢頭正在轉坏,而且短期內還看不到轉机。這不是教人不安及憂慮的情況嗎?(轉自苹果日報)


    相關文章
    

  • 中美關系在交流圍堵競爭間搖擺 (2/26/2001)    
  • 陳有為:布什上台中美關系不看好 (2/25/2001)    
  • 中美關系又面臨考驗 (2/22/2001)    
  • 台海兩岸關系配合美國對華政策而動 (2/17/2001)    
  • 人權与軍貿:中美關系處于歷史轉折點 (2/17/2001)    
  • 小布希出手不輕軍售蒙憂 (2/15/2001)    
  • 中國三名前大使訪美探路 (2/15/2001)    
  • 北京左右開攻:左攔陳水扁訪新 右阻李登輝訪美 (2/8/2001)    
  • 錢其琛擬訪美阻售武台灣 (2/5/2001)    
  • 金融時報:法輪功令北京進退兩難 (2/3/2001)    
  • 蛇年的中國逶迤前進 (1/31/2001)    
  • 美模擬太空戰阻大陸攻台 (1/29/2001)    
  • 中美關系非敵非友 (1/29/2001)    
  • 李肇星:中美關系進入關鍵時刻 (1/28/2001)    
  • 李肇星發言: 中美關系進入一個關鍵時刻 (1/28/2001)    
  • DPA:美國務卿鮑威爾上任就對李肇星大使說“別了!” (1/25/2001)    
  • 「拳頭」當道 中共聯俄印朝以制美 (1/22/2001)    
  • 布什班子尚未上台就對中國軟了骨頭 (1/9/2001)    
  • 國際關系專家周啟朋談新世紀中美關系走向 (1/8/2001)    
  • 中美建新使館談判九年終有結果 (1/5/2001)
  • 相關新聞
    中美建新使館談判九年終有結果
    國際關系專家周啟朋談新世紀中美關系走向
    布什班子尚未上台就對中國軟了骨頭
    「拳頭」當道 中共聯俄印朝以制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