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政府炮製「種糧狀元」 被騙「狀元」憤怒揭內幕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3月21日電】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科委等部門一手製造出來的省「種糧狀元」,因本人不堪被愚弄和欺騙,終於站出來揭穿造假內幕。可是,五峰縣有些領導幹部卻掩蓋事實真相,袒護造假者。

據人民網3月21日報道,五峰縣科委等部門在全省「種糧狀元」競賽活動中,1997年、1998年連續兩年讓該縣長樂坪鎮白岩坪村姜啟洪、郭士瓊夫婦參與競賽。第一年「奪冠」不成,第二年如願以償。

姜啟洪向記者介紹了第二年造假的過程:1998年,由於長江泛洪,五峰縣陰雨綿綿,他家田裡的苞米基本倒伏,減產已成定局。在驗收前10天左右,縣科委副主任向某、項目管理科科長丁某、縣農業局副局長羅某和農技推廣中心主任張某先後趕來,指使他們把其它苞米田裡的大穗、壯穗移栽過來,替換驗收田裡的空莖、小穗和病穗。為此,他們移栽了2000株苞米。

驗收前兩天,丁某和張某又來了,張讓他們掰100個大個苞米,平均裝袋,分別放在他家火坑屋和豬圈邊備用。8月23日,驗收當天,向、丁等人同他一起把從地裡摘回來的苞米交給了張,由張負責調換了60個事先備好的個大粒滿苞米。

這樣,他們家的苞米畝產量猛增至890公斤。結果,他當上了湖北省「高山玉米狀元」,縣科委也獲得「科學種田競賽組織先進單位」稱號。

姜啟洪告訴記者,他得了”狀元”後,心裡一直感到不舒服,有一種被愚弄和欺騙的感覺。後來由於獎金分配不公,他不平的心不想再沉默下去了。湖北省科委等單位聯合下發的鄂科成[1999]4號文件規定:對獲得科學種田狀元和活動組織的先進單位分別獎勵1萬元和2000元。縣科委研究決定,將1萬元獎金分成三份:姜啟洪夫婦3000元;農技推廣中心及有功人員3100元;縣科委3720元。對這種分配方案,姜啟洪氣憤地說:”我們受騙了,縣科委違背了當初的承諾。1998年我們投入上千元搞科技種田,加上不得不支付的招待各種’檢查’的費用,經濟上負擔很重。縣科委的人根本沒做什麼’貢獻’,還拿這麼多獎金,而我們的損失,他們卻不管”。從1999年3月至今,姜家夫婦多次到縣裡揭發造假事實,而縣裡有關部門領導始終敷衍搪塞。

去年12月,迫於各方面壓力,五峰縣委才責成縣紀委組成調查組進行調查。但調查報告竟稱,「通過認真調查,沒有發現科委和農業部門的任何幹部有參與和授意造假的行為」。還說,按照「隨機五點取樣測產法」所測得的姜啟洪家參賽田畝產896.36公斤,在理論上是真實可靠的,等等。

調查組得出這樣的結論,實在令人不解。現任白岩坪村委會委員兼一組組長曾慶沅對記者說:”1998年苞米授粉期連續陰天下雨、刮風,不能正常授粉,30%是空杆,畝產最多400公斤。我親眼看到姜家夫婦移栽和捆扶苞米杆。其實,全村老百姓都知道是縣裡造假。”

記者前往五峰縣委了解情況時,縣委副書記李延恕等人很不情願地接受采訪。談及造假一事,李延恕說:「我相信我的人,我與他們相處不是一天兩天了。我們為什麼要造假,沒有人從中得到好處嘛!」縣科委主任羅海峰也稱:「科學種田競賽活動對科委來說,無足輕重,我們對此並不重視,也未放太多的精力,也沒把獲得『組織先進單位』稱號和獎金當回事。」

事實並非如此,縣科委等部門和有些人很看重頭上的「桂冠」。據記者了解,1997年、1998年五峰縣科委連續兩年在省、市科學種糧狀元競賽活動中獲得”組織先進單位”稱號、獎牌和獎金。丁祖海、張新明等有關人員也因此獲得”玉米豐產技術推廣”先進工作者。他們都分享了頭上的「桂冠」和「桂冠」帶來的好處。

編者的話:科學是來不得半點虛假的。五峰縣科委不擇手段,製造了一個「種糧狀元」,騙取了不該有的榮譽。在光天化日之下造假,當地幹部群眾看得一清二楚。而縣委指派的調查組在調查中,竟不顧事實,又製造出一個假調查報告。


相關文章

 

相關新聞
2000年新建网站狀元
宜昌假造“玉米狀元”
高考狀元被關山中鐵籠兩年
台中磺溪書院文化季 狀元游街庄嚴熱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