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專欄】 陳奎德: 布錢會晤的背后

陳奎德

標籤:

【大紀元3月24日訊】 今年一月,中國派出三個前駐美加大使訪問美國,之后再派國台辦副主任周明偉到美,最后,位尊至“北京外交教父”的錢其琛,也按捺不住,自請訪美,在紐約等待小布先見過日本首相后,終于輪到三月二十二日赴白宮与喬治布什會面,試探新政府對華政策口風。

這一波又一波由北京主動赴華盛頓的單方向訪問,對注重面子的北京當局而言,非比尋常,它清楚地折射出中南海的焦慮心態。

所焦慮者,無非中美關系是否會走向帶敵意的冷淡,美台是否會走向軍事結盟。訪問的具体目標,一是阻止美國對台灣出售神盾級驅逐艦,二是建立中美兩國高層的溝通管道。

結果,正如很多觀察家事前預料的,雙方各說各話,并沒有具体承諾。布什以及美方官員強調「与台灣關系法」,強調“坦率地面對面”交換意見,換言之,即,“坦率地面對面”地對中國人權狀況表示關注,并表示售武尚未決定。錢其琛自然是再重复雙方關系和三個聯合公報如何重要之類老話。

中共的算盤是搶在布什政府對華政策尚未成形之前影響其方向,造成先入為主之后果。而白宮則以逸待勞,使北京不清楚美國的虛實与真正的意向。
實際上,白宮對台軍售政策的原則已經有了,即,對台軍售質量數量操于北京之手(而非北京之口)。此話怎講?其意是,北京在台海對岸布署導彈的多寡,決定美國對台軍售的質量數量。你是自變量,我是因變量,你看著辦吧。這一點,已由美方官員公開向中方透露出來了。于是,球被踢回到中南海門口。

我想,這一原則是明智的,也是公平的。北京恐怕很難回應。

錢其琛是老外交家了,他從近些日子中共內外交困境遇應當体會到了:外交技巧是有時而窮的,它所起作用是极其有限的。最根本的,還是你這個政府的基本性質,基本方針。對一個殘民以逞的專制政權,再高的外交技巧也不可能改變國際社會在根本上對你的敵意。這种外交劣勢會象惡夢一樣永遠糾纏著你。

而大政方針一旦轉換,真正融入國際主流,則國企難題也好,中美關系也好,台灣問題也好,都將一通百通,一了百了。

北京常拿經貿、市場利益來堵塞他人批評暴政的悠悠之口。雖然美中兩國的确有共同利益,特別是經貿交往在2000年就達七百五十億美元,誠然是雙方都要顧忌的。不過,應清楚,此數目對北京确實很大,但相對美國經濟總量就并不是那么嚇人的龐然大物了。因此,即使在經貿上也是北京之利大于美國的。

要記住,二戰之前,希特勒也一邊重整軍備、迫害猶太人,一邊對英美搞“和平外交”“經貿外交”,鼓勵英美國內的綏靖力量,游說外國當局不要干涉(德國迫害猶太人和增加軍備的)“內政”。今天,北京步其后塵:一邊把和平組党人士和法輪功信徒抓進監獄,并在台灣對岸大量增加導彈以造成威懾態勢,一邊又對西方喊著“要對話,不要對抗”,同時譏諷那些批評中共人權及批評其威懾台灣的國際勢力為落后于時代的“冷戰思維”。

北京的高徒們,希特勒的結果如何呢?若不選擇站在歷史正确的一邊,從內政外交的大方向上改弦易轍;而執迷不悟繼續与國際主流社會搞又拉又打的兩手,要想不重蹈希特勒之覆轍,難矣。


    相關文章
    

  • 中國外交部証實解放軍上校失蹤未歸 (3/23/2001)    
  • 傳小布希派密使訪中不將台灣納入TMD (3/22/2001)    
  • 邱心言:錢其琛訪美步履艱 (3/21/2001)    
  • 美國若售神盾艦北京或攻台 (3/21/2001)    
  • 中美關系迂回發展跌蕩前進 (3/21/2001)    
  • 傳解放軍高官投奔美國 錢其琛訪美遭冷遇 (3/20/2001)    
  • 中美關系迂回發展跌蕩前進 (3/20/2001)    
  • 中美不可能絕交開戰 (3/20/2001)    
  • 陳勁松: 中美經貿面臨考驗 (3/20/2001)    
  • 美日峰會 日元首投桃報李支持部署NMD (3/20/2001)    
  • 鮑威爾“口誤”試探中國?中美關系面臨三大考驗 (3/19/2001)    
  • 錢其琛抵美晤布殊料硬碰硬 (3/19/2001)    
  • 新聞分析:錢其琛訪美目的何在? (3/19/2001)    
  • 美討价還价攔阻中共武嚇台灣 (3/19/2001)    
  • 好戲開場:錢其琛今啟程訪美 (3/18/2001)    
  • 朱熔基錢其琛晤基辛格 (3/17/2001)    
  • 朱噷基會見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 (3/16/2001)    
  • 朱噷基:布殊應邀十月訪華 (3/15/2001)    
  • 陳水扁可能過境休士頓 北京堅決反對 (3/15/2001)
  • 相關新聞
    陳水扁可能過境休士頓  北京堅決反對
    朱噷基:布殊應邀十月訪華
    朱噷基會見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
    朱熔基錢其琛晤基辛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