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年沙塵暴將更猛烈 北方存在四大沙塵暴源區

人氣 2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16日訊】“未來幾年,沙塵暴發生次數將呈增加之勢。”這是“探索沙塵暴”首次科考活動近日公布的科考結論。這次科考活動是由國家環保總局和中國科學院聯合組織的。
  
央視報道,3月中旬,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植物研究所的20多名科學家兵分東西兩路,深入至荒漠、戈壁、綠洲,實地觀測沙塵暴過程,考察主要沙塵源區,行程7000多公里,取得了大量有關沙塵暴防治的第一手資料。

科學家分析認為,中國北方有四個主要沙塵暴源區:河西走廊及阿拉善高原區、內蒙古中部農牧交錯帶及草原區、塔克拉瑪干沙漠周邊區、蒙陝寧長城沿線旱作農業區。

考察報告分析說,塔克拉瑪干周邊地區和賀蘭山以西,沙漠化因素和表現形式主要是中上游水資源調配不當,下游農耕地因缺水撂荒或在沙漠與綠洲過渡帶盲目開墾引起,表現為草場地表水枯竭、地下水位下降,天然植被死亡,導致風蝕量增大﹔東部沙漠化則集中在農牧交錯帶,由濫墾、草場嚴重超載放及樵釆引起,表現為農耕地土壤沙化、礫質化、灌叢沙漠化、沙地活化等。

多年科研成果表明,近50年來,由於大氣環流等氣候方面變化的影響,我國沙塵暴頻數總體呈波動下降之勢,其中60至70年代略顯上升,80至90年代中期明顯下降,但90年代後期開始回升,內蒙古西部回升更早。2000年急劇增加,為50年之最。此次科考,科學家綜合考慮到近期生態環境和氣象狀況的變化,及近年沙塵暴的活躍勢頭,斷定在未來幾年,沙塵暴將來得更為猛烈。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科考報告還提出:北京沙塵天氣大部分為就地起塵,依據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京出現的沙塵天氣多為揚沙和浮塵,分別占沙塵天氣日數的74%和21%。就地沙塵源是永定、潮白、御棲河等古沖積平原的沙土沉積,以及建築棄土﹔外來沙塵主要以浮塵和弱沙塵暴形式進入市區,主要來自內蒙古中部農牧交錯區和草原牧區。這一結論與近年盛行的“北京沙塵源自內蒙古西部額濟納”的說法有所不同。

科學家提醒社會公眾,由於人類控制天氣的能力仍很有限,因此,目前減緩沙塵暴災害頻度及強度的關鍵是搞好地面生態保護和建設,特別是要搞好地表植被保護。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沙塵暴之害:「殺牛羊」、「運動」植樹能否保北京 (4/15/2001)    
  • 大陸沙塵暴波及台灣 花蓮污染指數明顯升高 (4/14/2001)    
  • 沙塵暴進入 台灣陽明山觀測濾紙變黑 (4/13/2001)    
  • 大陸沙塵暴超強襲台 空氣污染一片灰濛濛 (4/12/2001)    
  • 沙塵暴和干旱的警告 (4/11/2001)    
  • 特大沙塵暴襲擊新疆 刮翻汽車 讓火車脫軌 (4/11/2001)    
  • 廣州石家莊白晝變黑夜 九日大陸天降異象 (4/10/2001)    
  • 沙塵暴侵襲中國 後天到台灣 (4/10/2001)    
  • 沙塵暴襲擊吐魯番百輛汽車受困26小時 (4/10/2001)    
  • 內蒙沙塵暴預料星期四吹襲台灣中北部 (4/10/2001)    
  • 未來几年中國大陸沙塵暴將呈增加之勢 (4/10/2001)    
  • 沙塵暴席捲大陸華北寧夏沙塵高達一千公尺 (4/9/2001)    
  • 中國蘭州遭遇十年以來最強沙塵暴 (4/9/2001)    
  • 甘肅省遭遇十年以來最強沙塵暴襲擊 (4/8/2001)    
  • 天鵝湖已變荒漠–沙塵暴正在改變的中國現實 (4/8/2001)    
  • 罕見沙塵暴襲擊內蒙黑龍江省 (4/7/2001)    
  • 大陸沙塵暴 吹襲香港澳門 (4/7/2001)    
  • 中央气象台:中國部分地區仍將有“強沙塵暴” (4/7/2001)    
  • 中央气象台預計 中國北方將再次出現沙塵暴 (4/6/2001)    
  • 在北京的時間太匆匆 (4/6/2001)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