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海上航天發射平臺5月9日完成一次航天發射

人氣 1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9日訊】莫斯科夏令時時間9日2時10分﹐一枚“天頂-3SL”型火箭從國際海上航天發射平臺上騰空而起﹐火箭經過一段飛行後﹐準確地將其攜帶的一枚美國通信衛星送入預定過渡軌道。有浮動式衛星發射場之稱的國際海上航天發射平臺是由美國﹑俄羅斯﹑烏克蘭和挪威的企業共同建成的﹐總投資約20億美元。

新華網報導﹐據俄地面飛行控制中心新聞處介紹﹐火箭升空後經過了約14分鐘的飛行﹐然後將其攜帶的美國XM-1號數字通信衛星送入了近地點180公里﹑遠地點989公里的過渡軌道。此後﹐XM-1號衛星將在自身火箭發動機的推力作用下﹐經過長途跋涉﹐最終定位於距地面約3.58萬公里的地球同步軌道。

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起程的國際海上航天發射平臺﹐經過約3千海浬的航行之後﹐于5月5日抵達了目前的發射地點——西經154度的赤道海域。按原計劃﹐XM-1號衛星應在今年1月9日被發射升空﹐但因技術故障發射日期被推遲至今。而準備與XM-1號協同工作的XM-2號衛星已于3月中旬進入了預定軌道。據擁有這兩顆衛星的美國XM衛星通信公司透露﹐兩顆衛星總共可提供100個數字通信頻道﹐信號範圍遍及全美。衛星的工作壽命約為15年。

國際海上航天發射平臺上將完成約60次航天發射。目前﹐負責對平臺進行開發的聯合企業已掌握了價值20億美元的發射訂單。

選擇在太平洋赤道水域發射衛星﹐是由於赤道地區地球引力小﹐離心力大﹐因此在赤道水域的海上浮游發射平臺上進行航天發射可最大限度地節約火箭燃料﹐使用同樣的火箭可將更大的有效載荷送入太空。此外﹐發射平臺可移動﹐能在赤道水域的任何地點發射衛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陸委會:揮軍太空戰 中共野心勃勃 (5/9/2001)    
  • 巴基斯坦將在近期發射衛星 (5/6/2001)    
  • 英國前海軍指揮官披露19年前馬島戰爭秘聞 (5/5/2001)    
  • 台美合作建微衛星星系 (5/4/2001)    
  • 台灣華衛三號與美簽署合作證書 (5/4/2001)    
  • 印度籌備登月計划 (5/1/2001)    
  • 剛果足球踐踏事件 七人致死 (4/30/2001)    
  • 世界首枚育种專用衛星將在中國發射升空 (4/30/2001)    
  • 中共成功發射殺手衛星 (4/30/2001)    
  • 首位太空游客在太空艙中 (4/29/2001)    
  • 首名太空遊客順利升空 外空旅遊美夢將成 (4/28/2001)    
  • 伊拉克罵伊朗膽小鬼 (4/28/2001)    
  • 漢光演習留下未爆彈 軍方承諾負責任 (4/28/2001)    
  • “奮進”號電腦系統出現小故障﹐蒂托的太空旅行將推遲 (4/27/2001)    
  • 大陸軍官隨俄潛艇沉沒 (4/27/2001)    
  • 傳中共潛艇已取得俄製高速「暴風」魚雷 (4/26/2001)    
  • 印度衛星因燃料少了10公斤 未能進入地球同步軌道 (4/26/2001)    
  • 印度GSAT-1 實驗衛星發生故障 可能報廢 (4/26/2001)    
  • 波音希望佔領商用火箭發射服務市場三至四成 (4/24/2001)    
  • 俄美展開火星競賽 (4/24/2001)
  • 相關新聞
    俄美展開火星競賽
    波音希望佔領商用火箭發射服務市場三至四成
    印度GSAT-1 實驗衛星發生故障 可能報廢
    印度衛星因燃料少了10公斤 未能進入地球同步軌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