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64巨浪滔天 惠普、Intel傲立潮頭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15日訊】20年前,IBM、Intel和微軟在個人計算机制造業的聯姻,誕生了開放的PC工業標准,標志著個人計算机應用時代的全面到來。開放的硬件體系結构、統一的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這個一統江湖的標准沿用至今。也正是這一標准,締造了PC產業20年的輝煌以及今日PC市場的競爭格局:有的迅速上升而為無人匹敵的巨無霸企業如Intel、HP、IBM、微軟,也有的因”逆勢而動”終成”先烈”如王安電腦。

今天,一場同樣的革命正在我們身邊靜靜地發生。在低端計算机市場標准統一的20年以后,開放統一的大潮向高端計算領域涌來…

這是高端計算應用新時代的曙光。從PC產業發展的歷史來看,這也必將是高端計算机產業重新划分市場格局的開始——絕對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難道真如歷史學家所言”歷史總是惊人的相似!”?

在過去的七年中,國際計算机界醞釀并誕生了一個新的標准。

1994年6月8日,惠普和Intel對外宣布,兩家公司將攜手開發新一代64位的計算机芯片。今天的人們可以看得很清楚,此一合作的目的,不僅僅在于開發更高更強的芯片技術,更希圖以此在高端產品領域”標准為王,一統江湖”。

但在七年前,人們還只是更多地對兩家巨型公司在競爭領域內的合作這一事實本身感到震撼。即便在這個標准即將發布的時候,也因為它歷經的時間似乎已經太久,而受到廣泛的嘲笑。然而——人們正在逐漸清晰地意識到——這一合作具有更加可怕的力量。七年時間中,兩家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動高端計算机領域內”事實上”的標准。七年時間在日新月异的IT領域可能确實具有更丰富的時間內涵,但這段漫長的等待也把這個目標襯托得足夠深沉。

秩序:諸侯割据

80年代初,同樣的標准之爭曾經在PC領域上演。

設想一下,如果用戶購買了一台某一品牌的PC,卻只能使用這一品牌所獨有的操作系統及其應用軟件,所有的外設包括打印机、掃描儀都只能使用專有接口的產品(很可能也是同一品牌的),用戶只能在同一品牌的設備當中移植應用程序或者拷貝文檔,這個世界將會怎樣?

事實上,在上個世紀80年代之前的很長時間里,事實几乎就是這樣。不同厂商、不同品牌的計算机產品完全代表著不同的世界,擁有各自不同的語言和環境。但是桌面PC的出現,個人用戶需求的增長催生了PC的革命。

IBM首先決定放棄獨自制造PC所有硬件和軟件的傳統做法,采用Intel的處理器和微軟的DOS系統,開始了它向PC產業的進軍。這一天才選擇造就了一种具有根本開放性的平台。藍色巨人优异的產品品質和強大的市場能力使其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而其開放的標准吸引了更多的追隨者生產IBM的兼容電腦。

于是,一場不可阻擋的革命開始了,越來越多的兼容机使MS-DOS獲得了越來越多的使用,MS-DOS的普及又帶動了更多的基于MS-DOS的應用軟件的出現,而越來越多的應用又使用戶越來越多地依賴IBM兼容架构的机型…山河巨變的結果,誕生了具有主導地位的PC工業標准,成就了今天IT行業几大霸主的格局。

二十年前的故事,如今將要在高端計算机產業領域重演

計算机高端產品市場是個沃野千里的風水寶地。隨著全球信息化浪潮的興起,高端產品市場蘊涵的高利潤和高增長吸引了大批精英企業投入其中。IDC的研究報告顯示,近年來全球高端服務器市場獲得了令人瞠目的高速增長,2000年高端服務器的增長達到了64%,預計2001年更將達到72%!

也許是高端產品的高技術特點所決定的,計算机高端市場一直是一個分封割据、不同厂商之間壁壘森嚴的市場。競爭誕生了為數不多的領袖級厂商,SUN、HP、IBM、COMPAQ各自握有自主的處理器技術和操作系統,并藉此分割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

SUN憑借其64位處理器UltraSparc和專屬UNIX操作系統Solaris,几乎占据半壁江山;此外,IBM擁有Power處理器和AIX操作系統,COMPAQ擁有Alpha和Tru64 UNIX。惠普自主開發的64位處理器叫作PA-RISC,并開發了64位的操作系統HP UX……

如果所有人都滿足于這樣的市場格局,秩序本來是可以繼續保持的。但是,終于有人不滿意于這樣的貼身肉搏了。有人想到,爭取主動的辦法,將是從根本上改變傳承已久的舊秩序。

所謂”根本”的含義,是將高端服務器的處理器架构統一到一個標准上來。如果,高端產品也將從此遵從一個處理器架构,一個產品體系結构,甚至是一個操作系統,這將意味著什么呢?

這意味著高端市場的競爭將從封閉走向全面的開放。這一思路對用戶無疑是有吸引力的。開放意味著用戶多了選擇的自由,意味著他們將從無休止的學習新系統、新應用的被動中解放出來,而去做駕御技術發展的主人。

這還意味著競爭規則的徹底改變。改變了規則的游戲是一場全新的游戲,在全新的游戲里,原有的秩序和排名將遭到徹底的顛覆,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重新洗牌。

歷史往往具有惊人的相似之處,PC標准由封閉走向開放的歷史在高端市場上重演,不過其始作俑者由當年的IBM變成了今天的惠普。如果說,當年IBM推動PC開放標准還帶著些自發色彩的話,那么惠普對于高端產品新標准确立則是一次徹頭徹尾的”策划”。

策划:裂變出來的机會

1993年的時候,惠普和Intel因為共同的發展方向問題而坐到了一起。隨著PC浪潮的興起而春風得意的Intel正在為下一代芯片技術的發展方向而費神,惠普想的,恐怕是在高端服務器市場競爭中找尋”另類思維”。處理器豪門Intel對惠普的高端產品處理器有著極高的評价:”惠普的RISC芯片,過去雖然只有自己公司的系統在用,不過卻是UNIX市場上表現最好的產品,Sun和IBM經常都無法与之匹敵。”既然如此,惠普當然不滿意服務器市場的現有格局!

惠普在高端產品領域內的制造實力——包括處理器和服務器產品的制造能力,与Intel在處理器制造工藝方面的實力以及在處理器領域內的領袖地位、市場號召力,使兩家公司惺惺相惜,頗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對于Intel來說,惠普是個很重要的合作伙伴。再好的處理器也需要有實力的硬件厂商為之設計生產硬件產品,才可能使新產品獲得市場的承認。Intel与惠普合作開發新品,等于是在硬件市場上楔入了一顆釘子,新一代處理器几乎成了定制產品!在惠普的服務器市場份額的帶動下,新產品不愁沒有市場。更重要的,這是Intel首次染指高端處理器市場,也是Intel持續發展必須走出的一步,這一出擊務求必胜。達成這樣的合作想必使Intel踏實不少。

而對于惠普來說,向高端產品市場引入Intel,使重新划分市場版圖的時候到了!雙方將合作開發的這顆64位的處理器將結合Intel CISC指令集与惠普的PA-RISC指令集,將宣告CISC、RISC這兩大處理器架构長期征戰的終結。惠普可能完全不在乎由自己提供核心技術的新一代處理器被命名為”IA”——Intel架构,因為要改變高端處理器諸侯割据的局面,只有Intel具備這樣的號召力。在處理器領域里,只有Intel可能成為一個無標准市場的終結者。

2001年5月29日,第一只IA-64處理器誕生,被正式命名為Itanium。這一發布時間比原定計划几乎遲了一年。但盡管如此,市場的反應仍舊來得很快。Intel稱就在年內,將有25家厂商推出35款采用64位Itanium處理器的工作站与服務器。惠普當仁不讓地拔得頭籌,6月最先推出相關產品。操作系統方面,HP-UX11iv1.5、IBM的AIX-5L及Linux都將支持Itanium。

在Itanium發布的27天后,6月25日,爆炸性的反饋終于來臨。COMPAQ公司正式宣布,將Alpha技術轉讓給了Intel。作為IPF(安騰處理器家族)的主人之一的惠普無疑有了意外的收獲:Intel和COMPAQ的交易給惠普帶來了丰厚的附加值。

這一切發生在Itanium正式發布還不足兩個月的時候。顯然,IA-64已經打破了高端服務器市場的傳統秩序和固有節奏。市場在裂變,新的領袖將在裂變中誕生。站隊還沒有結束,格局還遠未穩定。

伏筆:”事實上”的標准才是最終標准

七年的苦心孤詣終于漸露鋒芒,新的標准已經呼之欲出。

面對著新一代計算技術的吸引,高端產品開放技術標准的吸引,用戶的應用需求已經在叩厂商的門了。Itanium具有非常強大的計算能力,但它采用的是全新的架构,需要服務器的配件、操作系統以及相關應用提供相應的支持以充分發揮性能。然而為難的是,IA-64走向成熟還需經過兩三代產品的更新,雖然預計所需時間只需要三年左右的時間,但是用戶的應用需求卻不容有絲毫的等待。

這里出現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時間差。一方面是新技術新標准在不遠的地方招手,另一方面,當前的投資需求卻又只能以市場上的現有產品來滿足。

同時,對于負責任的厂商來說,對已有的用戶投資的保護是不得不思考的一個問題。也就是說,對于正在被大量使用的非IA-64架构的服務器產品,厂商必須為其提供向IA-64過渡的技術支持。

厂商們忙著承諾將自己的產品向IA-64過渡的解決方案,包括升級硬件和編寫新的應用程序。這個時候,花多少錢都值。而此時,忙活了七年的惠普終于可以舒上一口气了。惠普坦然承諾,PA-RISC將延續到2004年,完全保證用戶的平滑過渡而且不會增加投資壓力。

作為IA-64的開發者之一,惠普早為自己的PA-RISC留好了后路,做足了鋪墊。結果是,IA-64和目前的惠普PA-RISC系統、HP UX操作系統和IA-32/ NT系統和工作站二進制兼容。實際上來看,惠普的用戶只要在現有的設備上安裝一塊IA-64處理器升級板就可升級到IA-64微處理器系統,完全實現到新架构的平滑轉換。在惠普PA-RISC和IA-32上運行的多達五万多种應用都可以無懮地在IA-64系統上運行,而無須做任何改變。

這是在整個高端產品領域其它任何一家厂商所無法作到。

這段過渡時間只有三年。但是在每年都在高速增長的服務器市場里面,三年的時間也許可以締造一個全新的實力品牌。惠普產品就憑著”平滑過渡”這一招,輕松實現了”未來計算,今天擁有”的市場號召力。一個明證就是:最近NCR在推出最新的安騰服務器時,選擇了HP UX 11i作為操作系統,而一直以來,NCR和Sun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安騰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NCR的高層領導說:”目前,HP UX 11i是唯一的一套基于安騰處理器的商業操作系統”。老用戶的信賴,新用戶的傾心,這三年的時間完全成為惠普推進新標准之后的收獲時間。三年的時間完全可能改變高端產品市場原有的競爭格局!

標准必須成為”事實上”的標准,才有標准應有的號召力,包括對財富的號召力。推動標准最終形成的力量將不是品牌,也不是法定的規則,在市場上,強有力的市場占有率將是使標准板上釘釘的最有力的一擊。

后記:笑看風云

黃袍加身憑借Itanium,在低端市場混跡已久名聲顯赫的Intel,終于也登大雅之堂,拿到了向往已久的貴族身份。在處理器市場,更加奠定其王者地位。這讓Intel的敵手AMD怀揣x86-64郁悶不已。同樣,長期在低端操作系統中呼風喚雨的微軟也藉此机會用Windows XP在高端市場拿到一席之地,面對SUN的譏笑總算拿回點自尊。

十年一劍蓄謀已久、一手策划,惠普著實深沉。在64位處理器的這次裂變中,它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挾IA-64以令諸侯。2004年可能是高端市場新格局塵埃落定的時候,對于惠普而言,從1994年開爐鍛造到此時,剛好是十年。十年一劍,這柄IA-64利刃不單在過渡期小試鋒芒,在將來的高端服務器市場,也將為其切下更大的市場份額。

霸王別姬烏江斜陽。COMPAQ將心愛的Alpha拱手讓人,不像新聞發布會上講的那般喜气洋洋,只奈何“時不利兮”。不是霸王自刎而是壯士斷臂。在PC和服務器市場連遭敗績后,COMPAQ撤回江東。COMPAQ宣布轉型,那么是COMPAQ出了問題還是Alpha出了問題?當真,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隔岸觀火SUN和IBM各怀心事。SUN盤算著社稷大事,雖然,對IA-64滿口輕蔑,但心里很清楚,有一場惡仗要打。IBM可謂老謀深算,對于可能成就霸業的IA-64也不怠慢,但在局勢未明的過渡期,又無惠普那般先發优勢,自然不肯“熱情洋溢”。不管怎么做,Power是IBM做“巨人”的保底之牌,對于IBM,藍色巨人的地位比標准可能更重要,有一天,為了更多的美元,IBM放棄Power轉投IPF或UltraSparc也不一定。

開放會導致新的格局,重新洗牌。此天下大勢。

歷史自會安排重复自己的頻率和時間。
(電腦商情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中國:IBM康柏惠普叫板 國產PC在中小城市發動反攻 (7/15/2001)    
  • 康柏iPAQ隨身電腦又獲大滿貫 (7/7/2001)    
  • 硅谷國慶強行放假 員工怨聲載道 (7/6/2001)    
  • 香港外企爆裁員減薪潮 (7/4/2001)    
  • 惠普要求員工自動減薪 (7/4/2001)    
  • PC四大天王各出奇招 降價轉型雙管齊下 (7/4/2001)    
  • 大蕭條時期惠普的新策略 (7/1/2001)    
  • Hewlett-Packard贏得美政府補助分子晶片研究計畫 (6/25/2001)    
  • 家用PC誰是全球第一? (6/21/2001)    
  • 微軟和PC巨商推出“Windows XP Ready”項目 (6/21/2001)    
  • 你會不會下一個被裁掉:北美IT員工生存指南 (6/14/2001)    
  • 惠普總裁:高科技產業短期難以复蘇 (6/13/2001)    
  • 惠普CEO稱Windows XP能刺激PC銷售 (6/7/2001)    
  • 家用PC市場 惠普首季稱霸 (6/7/2001)    
  • 惠普取代康柏榮膺個人電腦市場新盟主 (6/6/2001)    
  • 惠普推出1GHz Athlon 4筆記本電腦 (6/4/2001)    
  • 英特爾惠普聯手推出64比特最新型處理器 (5/30/2001)    
  • 謊言促銷 惠普微軟遭勒令停刊 (5/30/2001)    
  • 惠普主管看好Linux操作系統 (5/30/2001)    
  • 令世人為之迷惑的“戴爾(Dell)現象”解密 (5/27/2001)
  • 相關新聞
    令世人為之迷惑的“戴爾(Dell)現象”解密
    惠普主管看好Linux操作系統
    謊言促銷  惠普微軟遭勒令停刊
    惠普取代康柏榮膺個人電腦市場新盟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