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业能否走出印度模式?

人气 1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7月8日讯】 对待印度软件模式,业内人士的普遍看法是,印度发展软件产业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印度模式并不值得一味模仿。

国情不同市场迥异

用友公司老总王文京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与印度最大的不同是国情的不同
,中国有一个庞大的软件内需市场,而印度国内基本上没有什么软件的需求,所以印度软件只有发展出口这条路,而中国国内软件的市场已经非常大了,中国的软件企业应该首先做好国内市场的供应,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再做好国外市场的拓展。

一些已经做大了规模,实现了产业化的企业开拓软件出口业务是其战略眼光的表现。中国最早的软件上市公司东大阿尔派总裁刘积仁日前在广东南海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东大阿尔派已经在日本和香港建立了软件出口基地,在未来几年内要使出口总额占到东大阿尔派的10%—20%。

人才培育教育为先

那么印度的软件出口模式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呢?从表面上来看,印度发展软件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是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实际上原因并不仅仅指这些,印度软件业的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

首先印度曾经长期是英国的殖民地,这样和美国人、欧洲人在日常交流和文化心理上都容易沟通。在印度的教育中,从中学开始训练软件开发思维和方法,完全接受发达国家软件开发的系统思维和最新方法。据华为公司透露的情况,同样学历程度的软件工程师,在软件文档的理解能力和准确度方面,印度工程技术人员比中国高出3—5倍的水平。

印度以教育为突破口,造就印度IT业发展的大环境。印度的许多软件工厂规模都在数千人以上,其中最大的工厂软件程序员有上万人。印度的软件工业如此发达因为其造就了一批训练有素的“软件蓝领”。印度在2500多所中学开设了电脑课,400多大中专院校开设了计算机及电脑软件专业,印度每年还对25万人提供信息技术培训。庞大的教育体系,为印度创造了无数从尖端的科技研发队伍到基础的实际应用的梯队形人才,造就了印度致力与发展IT产业良好的大环境。

八年内赶上印度

京华网络的谢小能说,中国软件出口的最终目的是出口自己的品牌软件。而且中国由于有一个庞大的内需市场,其对软件产业的拉动作用也不可忽视。用友公司老总王文京前不久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说:“保守点估计,中国软件产业5—8年超过印度应该没有问题”。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IBM斥责微软对开放源代码的蔑视态度 (7/6/2001)    
  • 微软的救星 (7/5/2001)    
  • 2000年中国软件业总产值太低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7/4/2001)    
  • 为防微软坐大 AOL反对捆绑销售 (7/4/2001)    
  • 改变策略 VA Linux弃硬重软 (7/1/2001)    
  • 互联网冷战时代 两大巨人谁将最后取胜? (6/29/2001)    
  • 李福华–美国软件业的华人新秀 (6/26/2001)    
  • 新闻点评:用友要走一条不归路 (6/25/2001)    
  • 印度的软件业真的很强劲 (6/22/2001)    
  • 分析家认为:软件业尚未走出低谷 (6/21/2001)    
  • Oracle CEO埃里森:五年后软件业将衹剩一个对手 (6/21/2001)    
  • 金山vs微软 Office决战网络时代 (6/18/2001)    
  • JAVA语言将重新风靡PC领域 (6/14/2001)    
  • 中文之星已成为软件业一颗迷失的星 (6/12/2001)    
  • 微软周四正式发布Office XP 新版能否持续卖座? (5/31/2001)    
  • 印度软件业不愁人才 每年毕业几十万外流些也不在乎 (5/30/2001)    
  • 中国大陆软件业三巨头特写 (5/29/2001)    
  • 印度软件业扩大向欧洲出口 (5/25/2001)    
  • 新浪网CEO王志东曾评说大陆软件业:“ 这行业太黑!” (5/24/2001)    
  • 中国IT的“沉重的翅膀” (5/23/2001)
  • 相关新闻
    中国IT的“沉重的翅膀”
    新浪网CEO王志东曾评说大陆软件业:“ 这行业太黑!”
    印度软件业扩大向欧洲出口
    中国大陆软件业三巨头特写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