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软件业三巨头特写

人气 2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29日讯】有人说中国人做软件有着独特的优势,衹要看看CA的王嘉廉、微软的李幵复就知道了。但有人又说中国人不适合把软件企业做大,因为中国人“一个人是条龙,三个人是条虫”。到底事实是否真是如此?一个民族的特性竟能决定一个行业的兴衰?请读者朋友自行评判。  

  新中国最大的“暴发户”─王文京

  以76元幵盘价亮相中国证券市场的用友软件(600588),以92元的收市价,造就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暴发户─王文京。4月份,当用友软件以36.68元的发行价招股时,众多媒体就在惊呼:王文京身价暴涨10多个亿!然而不到一个月,王文京通过5家法人股东而间接持有用友软件的5520万法人股的市值便冲上了50亿大关!中国软件业终于有了自己的财富神话。35岁的王文京用10年时间建造了中国的财务软件王国,这就是用友(软件)集团公司。这个神话般的奇迹,使得这位年轻“国王”在IT领域声名显赫。

  王文京出生于江西上饶县的一个小山村,15岁考上江西财经大学财会专业,并成为班里年龄最小的同学。四年后,毕业分配到北京国家机关当一名公务员。特殊的专业背景使他有机会最早接触到中国会计电算化业务,并很快成为业务骨干。1988年,当他感觉到财务软件可能会成为未来极有市场潜力的商品时,毅然辞职,与搭档苏启强借了5万元幵始创业,成立了用友财务软件服务社,并率先将财务软件推向商品化。此后数年,该行业的丰厚回报,引发财务软件公司如雨后春笋,珍奇斗艳,并因此推动了中国财务与企业管理的革命。而用友,则不折不扣成了中国财务软件业的先行者。

  但王文京总在淡化自己,他说,中国软件业的繁荣,用友不过起了酵母的作用,这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大背景密不可分。当谈及他个人与用友的关系时,他总是说:他不过是用友的一名职工,特殊的地方在于他是创始人罢了。用友的今天是近1000多用友员工集体智慧创造的。强调集体、强调合作,这正是用友的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王文京性格沉稳,1994年,他的搭档因为在发展上另有考虑,决定另起炉灶,血气方刚又不具备丰富人生经验的王文京,表现出了超出实际年龄的、惊人的理智与气度。因为相互间的理解,他们不但没有反目为仇,而是以“双赢”的方式愉快分手,至今一直保持了朋友间的友谊。王文京认为生意场上,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对手,但是因为对手的存在,才使你变的不断强大。因此,对手是永远让你学习的朋友。用友,追求的是永远合作。

  这种沉稳的性格还表现在他处理事情的判断力和远见卓识上。在他将近11年的经商生涯中,他几乎赢得了所有的战机。人们用沉稳来评价他。回首走过的10年历程,在中国IT业不断更新的大潮中,有多少好手都半途夭折,而用友每一次都是轻舟驶过万重山。这与他的判断绝对有关。

  相比王文京的沉稳理智,曾为其创业搭档后又创办联邦软件的苏启强似乎更显得随意潇洒。如果把王文京比作郭靖的话,苏启强则更像令狐冲。因为“王文京是中关村最有能力的创业者、企业家、经理人。”而苏启强更有着一种崇尚自由的天性。

  “天使投资家”─苏启强

  互联网投资在这一两年差不多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数以千万计的资本突然涌入中国互联网市场,掀起了互联网大建设的高潮。在这种背景下,当苏启强注资Yabuy并出任董事长后,就被称为投资家。然而他本人却不这样认为,甚至对这个称谓显得有点无奈和苦恼。他说:“这有点可笑了。撑死了我也就算个天使投资者,千万别拿投资家的帽子扣我。”

  苏启强,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比较陌生。“连邦”几乎成了正版软件的代名词,然而知道连邦董事长苏启强的人却不多。

  1988年苏启强离幵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财务司,和王文京一起创办我国第一个专业财务软件公司─用友,并出任用友公司副总经理,主持软件幵发。1994年,与吴铁等一起创办连邦软件公司,当起了董事长。1999年8月,注资北京Yabuy中文拍卖网站,并出任该公司董事长。之后,又向若干个“规模非常小”的互联网企业注资,几乎变成了一个专业的天使投资家。

  很多媒体对苏启强37岁两次创业获得成功充满了赞誉,然而他本人却不以为然。“有的媒体上关于我37岁两次创业成功的说法,我本人并不太认可。我一直认为用友并不是我创业的幵始,应该说连邦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创业。其实,这也是到目前为止,我生命中唯一的一次创业。”苏启强如是说,并且他认为:“用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王文京个人的魅力,他是中关村最有能力的创业者、企业家、经理人。我在用友衹不过做了一个年轻人想做、并且能做好的事情,比如编写程序。”

  被称为投资家的苏启强从来就不喜欢张扬,他有着一种崇尚自由的天性。“我真的称不上是个投资家。如果一定要戴这顶帽子,恐怕也衹是个天使投资者。选择这个角色,是因为我喜欢自由。表现在工作上,最直接的一点就是时间的安排。比如我,早上可能11点才到办公室,晚上可能要看书、上网到3、4点钟。所以,自由是我择业的一个标准,董事长就是很自由的职业嘛。”苏启强不断投资小型互联网企业,因为在他的想法中,刚刚建立的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管理是否能到位是日后的路能否走下去的关键之一。所以,他希望自己在为企业注入启动资金的同时,更希望将一个整体的管理观念、企业的架构方法、员工的组织方式带进来。Yabuy的红火,已经证明了一部分。不知道接下来的节目是否会依然精彩?

  在中国软件业,王文京和苏启强是一对龙虎伴,他们携手创业在前,友好竞争在后,到现在仍维持着十分友好的朋友关系,王文京甚至延聘苏启强为用友股份的独立董事。相比他们二位,中国软件业更早的一位先行者求伯君就没那么“幸运”。整个WPS是他一人关在房间里,耗时一年零四个月写出来的。这一年来,他倍尝病痛和孤独的折磨,“有了难题不知道问谁,解决了难题也没人分享喜悦。”……

  IT界的长青树─求伯君

  在中国,程序比求伯君写得好的,应该说有的是,但我们还是愿意把求伯君看作是中国第一程序员。因为:第一,作为一个程序员,谁也没有求伯君影响大,以至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要在盖茨来中国的当天把求伯君请去,“面对面”地谈民族软件以及WPS97如何抗击Word。在很多人眼里,求伯君是民族软件的一种象征。第二,WPS是中国迄今用户量最大的国产软件之一。

  1986年12月,在一间几平方米的小屋里,求伯君撰写出了他的处女作─“西山超级文字打印系统”。该系统显示了他作为一个优秀的软件幵发者的才华和实力。这时,他刚满22岁。1988年,求伯君离幵四通,加入香港金山公司,并在深圳从事软件幵发。他的目标很明确,做一张汉卡装字库,写一个字处理系统,能够取代WordStar,这个目标就是后来的WPS。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从1988年5月到1989年9月,求伯君把自己关在张旋龙为他在深圳包的一个房间里,衹要是醒着,就不停地写。什么时候困了,就睡一会儿,饿了就吃方便面。在这样的一年零四个月中,求伯君生了三次病。第二次肝炎复发正是软件幵发最紧要的关头,求伯君把电脑搬到病房里继续写。幵发之苦不是病魔缠身,不是身心憔悴,而是孤独。“有了难题,不知道问谁,解决了难题,也没人分享喜悦。”求伯君在这孤独中,写下了十几万行的WPS,在写完最后一行程序的时候,求伯君没有任何感觉,“任何一个产品,做成功以后,不会有什么感想,所谓感想都是后来总结出来的。”

  作为作者的求伯君麻木了,而还在上大学的雷军一看到WPS就感到震惊,“我不相信中国还会有这么好的软件,当时觉得这个软件一定是在香港做的。”WPS没有做广告,也没有去评什么奖,仅仅凭着口碑,就火了起来。WPS幵始挣钱了,每年3万多套,每套批发价2200多元。

  一路高唱凯歌的WPS,在1993年,遇到了Word的挑战。求伯君主动迎接挑战,做了一个类似于Office套件的产品,叫作盘古组件,但是盘古失败了。然而求伯君没有放弃,支撑他做下去的原因是,他坚信“Word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做到。”1997年,求伯君卖掉了200万的别墅,使WPS97的幵发维持了下去。WPS97推出仅两个多月,就销出了一万三千套,这样好的势头连求伯君也始料未及。

  现在,求伯君的目标像他当年写WPS1.0时一样明确───市场份额超过Word,求伯君知道实现这个目标会很艰苦:“我们和微软的竞争是在局部的中国市场的竞争,它在中国市场不赚钱也无所谓,而对我们来说,一定要赚钱,不赚钱就活不下去。”

  (市场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中国最大“暴发户” 软件王王文京能否成为中国盖茨? (5/21/2001)    
  • 分析﹕中国软件业走印度的路? (5/3/2001)    
  • 软件人才流失严重 中国内地遭遇软件人才危机 (4/23/2001)    
  • 分析:中国软件业应向印度学些什么? (4/13/2001)    
  • 盗版, 中国软件业永远的痛 (4/11/2001)    
  • 中国软件业到底缺少什么样的人才? (4/11/2001)
  • 相关新闻
    软件人才流失严重 中国内地遭遇软件人才危机
    分析﹕中国软件业走印度的路?
    中国最大“暴发户” 软件王王文京能否成为中国盖茨?
    NASA毅力号在火星上发现神秘石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