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09年GDP增長8.7% 外界質疑造假

標籤:

【大紀元1月21日訊】(大紀元綜合訊)1月21日(星期四),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 (GDP)達到近33.54萬億元人民幣,比2008年增長8.7%。
  
這一數據,意味著中國達到了溫家寶在去年全國人大會議發表政府工作報告時定下的「保八」目標,也很可能意味著中國將取代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BBC報導說,一些分析員認為,匯率波動使比較中日經濟表現變得困難。

BBC駐上海記者賀智傑指出,經濟學者們普遍認為中國與日本這兩個經濟體不能直接比較,因為中國在整體發展上仍然遠遠落後於日本,而且中國人口差不多是日本的10倍,兩國的人均GDP差距將會很大。
  
日本將於2月發表其2009年度全年經濟數據。目前外間普遍預期出現6%的收縮。

中國GDP數據受質疑
  
因最早預測安隆公司等知名公司倒閉而聲名大噪的空頭大師詹姆斯‧查諾斯認為,中國偽造數據,好使經濟成長率超過8%。

《中國即將崩潰》作者章家敦曾批評中國經濟數據造假,強調儘管振興方案可能帶動中國經濟成長,但「不可能因此達到所公布的成長率」。他並直言,北京統計部門走回過去那種「編造數字以支持政治局預測」的老伎倆。

BBC也報道說,中國數據的可靠程度受到外界的質疑。

實際上,長期以來,中國GDP數據一直受到外界權威機構的質疑。比如,去年第一季中國官方報告GDP同比增長6.1%。國際能源總署(IEA)就懷疑中國官方經濟資料作假,因為中國公布的第一季GDP增長6.1%,和中國當季石油需求下降3.5%出現矛盾。
  
《經濟學人》雜誌表示,根據過去的經驗,GDP走勢和電力生產應該是同步的,所以這兩項資料間的差異,可能是GDP資料遭到篡改的證明。

之前,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部份委員也承認中國GDP存在造假問題,并建議取消地方政府GDP的統計。

委員們認為,地方GDP成了地方政府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為造假製造了動力,建議把GDP指標從地方指標中取消,地方只管衛生、教育、就業、環保這些硬性指標。

中國經濟泡沫問題

但是,也有不少分析仍然看好中國經濟的增長。中國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認為,從運行態勢看,得力於一攬子經濟刺激方案的實施,中國經濟已呈現投資大幅上升、工業強勁反彈回升、消費穩定增長的「雙升一穩」勢頭。
  
與一些樂觀派經濟學家不同,空頭大師查諾斯則警告,中國高度刺激的經濟將面臨崩潰,而不是很多經濟學家預測的持續繁榮。尤其是中國飆漲的房地產部門,是由湧入的投機性資金所推升,看起來像是杜拜危機的一千倍或更糟,
  
不過,查諾斯看衰中國經濟並非基於GDP數字。他說:「經濟活動不等於創造財富。你如果蓋一座橋,然後這座橋每隔5年就要塌一次,於是你每過五年就要蓋同一座橋,這可以轉化成很多GDP增長,但卻不一定會增加國民福祉。」
  
世界銀行星期三(20日)發表的一份報告也警告說,中國經濟存在「泡沫跡象」,尤其在房地產市場方面。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日公布經濟目標 缺具體政策
台2010國建計畫 經濟成長率設定4.8%
丹麥經濟緩慢復甦 失業率仍上升
巴老:月是美國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