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房屋遭88土石流淹沒 等著遷村落戶/魯凱姊弟捐地 助建原童育幼院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羅欣貞/屏東報導〕屏東縣霧台鄉魯凱族災民陳梅蘭、陳再輝姊弟,位在好茶村的房子,都在八八水災中被土石流全部淹沒,雖然還在等待遷村,但是當他們聽說屏縣原住民文教協會正籌建原住民兒童育幼院,卻苦無用地,毅然決定捐出兩人多年前在內埔鄉合買的二分土地。


陳梅蘭(右)兒孫滿堂,也希望讓更多原住民小朋友能享受天倫之樂。(陳再輝提供,自由時報)

*省吃儉用 原打算蓋屋讓家族團圓*

其實這塊地對五十五歲的陳梅蘭意義深遠,因為母親早逝,她在國中畢業後就姊代母職,到加工區當工廠女工,賺錢貼補家用,幫爸爸拉拔三個弟弟妹妹長大,陳梅蘭婚後和當清潔隊員的老公努力工作、省吃儉用,扶養三個小孩,也攢錢和大弟陳再輝合買農地。

農地位於內埔鄉犁頭鏢段,緊鄰原住民聚落瑪家鄉三和村,陳再輝說,土地面積二分,四分之三是姊姊所有、四之一才是他的,姊姊一直有個夢想,盼當年攜手苦過來的四個兄弟姊妹,有朝1日合力蓋屋,住在一起,讓家族大團圓。

在夢想未實現前,八八水災重創故鄉,陳再輝姊弟倆在好茶村的房子全部被土石流淹沒,成了受災戶,雖然心疼,但是當陳再輝受屏縣原住民文教協會理事長梁明輝之託,為協助籌建的「Vusam(排灣語,種子之意 )愛幼之家暨兒童圖書館」尋找適合土地時,他便與姊姊商量,提議捐出當年合買的土地,獲得姊姊的支持。

自軍中退役、目前擔任代書的陳再輝說,他是原住民文教協會發起人之一,也是好茶重建委員會會長,從小在部落長大,深感原住民能否自立,教育是分水嶺,讓弱勢兒童有家、受教育,是再重要不過的事。

梁明輝指出,「Vusam」園區籌募計畫已獲內政部核准,如今有了這筆價值約近二百萬元的土地,問題解決大半,接下來會一邊籌募興建經費、一邊整地動工,希望在三年內完成圖書館與育幼院。

*兩姊弟:照顧原童由原民自己來*

「日子過得去就好!」陳再輝、陳梅蘭表示,把地留著,只有他們一家人圓夢,把地捐出來,就能讓無數無依無靠的原住民小朋友重享家庭的溫暖,反正他們還有安身之處,只要有能力,照顧原住民,就該由原住民自己來。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