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防長碰面 釣魚島主權按下不表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0月11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10月11日,東盟10+3防長在越南河內舉行會議。中共國防部長梁光烈與日本防衛大臣北澤俊美在越南碰面「交談」,對於釣魚島問題,雙方表示:「妥善處理敏感問題」,但對釣魚島主權按下不表。中共扣押的四名日本人,最後一名高橋定9日獲釋,外界認為,這標誌著釣魚島撞船糾紛告一段落。同時顯示,中共宣佈停止部長級交流作為報復日本的方針不了了之。

此外,日美防長11日在越南正式會談,日方感谢美国将钓鱼岛纳入《日美安保条约》的适用范围。美日同盟曾因沖繩普天間基地搬遷問題而惡化,但在釣魚島事件發生後有所緩和。日本為「防堵」中共,10月10日,已聯合美國出動軍艦在相關海域進行「聯合監視」行動。

釣魚島問題:按下不表

BBC引述新華社的報導稱,正在越南河內出席東盟防長擴大會議的中共國防部長梁光烈星期一(10月11日)上午與日本防衛大臣北澤俊美進行了「交談」。這是中日高層自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撞船事件發生以來部長級官員首次恢復交流,但仍不是正式的雙邊會談。

新華社稱,梁光烈對北澤說,近期中日關係因日本在釣魚島海域非法抓扣中國漁民和漁船事件受到嚴重傷害,這是中方不願看到的。梁光烈還說,希望日方相向而行,妥善處理敏感問題。

北澤俊美則說,雙方應冷靜、妥善處理存在的問題,通過加強各領域特別是防務領域的交往,推動日中關係向前發展。

據共同社稱,北澤還向梁光烈提出合作建立聯絡機制,防止再次發生海上衝突。不過時事通訊社則稱,北澤向梁光烈表示,在河內談論釣魚島爭端「沒有建設性」。

但中日兩地的報導都沒有提到,梁光烈和北澤俊美有否各自重申對釣魚台主權問題的立場。

釣魚島糾紛落幕 報復措施不了了之

BBC報導稱,這顯示了9月東海撞船事件引起糾紛以後,中共宣佈停止部長級交流作為報復日本的方針,未通過正式宣佈解除的手續就不了了之。

10月9日,中共9月20日扣押四名日本籐田建設公司的日本人員工後,被扣押到最後的一名日本籐田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職員高橋定獲得釋放,標誌著撞船事件引起的糾紛落幕。

菅直人週六(9日)晚也對高橋獲釋說:「中日關係的各種方面回到了原點」。

日美防長正式會談 12月聯合軍演

11日早上,在與梁光烈碰面之餘,北澤俊美也跟美國國防部長蓋茨舉行了正式會晤,日方感谢美国将钓鱼岛纳入《日美安保条约》的适用范围。蓋茨也將與梁光烈見面。

美日同盟關係曾因沖繩普天間基地搬遷問題而惡化,但在釣魚島撞船事件發生後,美方曾多次表態,要與日本合作應對亞洲局勢變化。

日本共同社此前報導,日美兩國計劃在12月份舉行聯合軍事演習,內容包括模擬日本島嶼遭遇進攻時的奪島策略。共同社在日美防長會面前引述北澤稱,日方將向美方表明修改目前奉行的「武器出口三原則」的意願。

北澤認為,受「武器出口三原則」限制,日本難以在下一代戰鬥機等項目中參與國際合作研製工作,在軍工領域日趨落後。在「武器出口三原則」下,日本目前基本上不能出口任何武器。

日本新聞網報導稱,在相關海域發生的撞船事件,已成為日本自衛隊在沖繩擴大防衛網的最佳「藉口」。目前,不僅是海上自衛隊關注該海域的安全問題,日本防衛省也決定加強在沖繩的「領空監視機制」。它準備將位於日本北部青森縣航空自衛隊基地內的早期哨戒部隊,以及先進的E2C警戒軍機轉移到那霸基地內,把那霸作為「監視」相關海域的「重鎮」。

日美軍艦監視中共艦艇

日本《產經新聞》10月10日的頭條新聞引述了日本防衛高官談話稱,「日本防衛省在2005年9月以後,又一次發現中共軍方進入中日資源爭奪的海域」。在發生撞船事件之後,中共海軍開始在具有爭議的東海油氣田附近「巡弋」。

報導稱,中共海軍的一艘巡防艦在至少一週前就開始在東海油田「平湖」附近巡邏。日本之後便出動了護衛艦在周圍海域「監視」,而駐日美軍也派遣了「納音測定」艦進入該海域。

報導還稱,中共海軍此次在東海的活動,與中共在東海油氣田附近派出10艘調查船,以及在釣魚島附近派遣漁政船有關。在中日首腦於布魯塞爾進行25分鐘會談後,兩艘中共漁政船雖然已經駛離,但在東海油氣田附近的中共海洋行動「不容忽視」。

《產經新聞》還分析稱,中共的這一系列海洋行動,除了是要宣示海洋權益外,也有「試探」日美對抗策略的目的。日本防衛高官的話透露稱,「自衛隊內正在斟酌,是否應當與美國海軍在那海域進行聯合防線。」

「平湖」是中共在東海開發的五個油氣田中的其中一個,其位置離開日本經濟水域內的「中間線」最遠。而中共選擇了平湖,可見其「試探」方式巧妙,在避免讓日美感到過於刺激的同時,展開「示威和測探」。

相關新聞
揭秘溫家寶菅直人首腦會議「偶遇」內幕
釣魚台島微妙牽扯亞太結盟架構
專家:釣魚島主權爭議的背後
中國漁政船離釣魚島海域 專家:作秀結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