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另類間諜活動 中共獲得美商業情報

人氣 18
標籤:

【大紀元10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沙莉編譯報導)中共政府越加重視生物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等領域的新技術時,在美國發生的華裔經濟間諜案也隨之增加。《紐約時報》發表文章指出,中共加緊對西方技術進行間諜活動,導致美國企業面臨愈加嚴重的被盜風險。

陶氏化學商業機密被盜 黃科學面臨間諜控罪

文章報導說,45歲的黃科學在中國長大,自1995年起在美國或加拿大居住,是加拿大公民,並持有美國綠卡。2003年起在印第安納州的陶氏化學公司(Dow Chemical,道氏化學)任職,2008年初被公司開除,現於麻州馬博洛市的Qteros公司任職,被美國指控非法走私商業機密。五年來,黃在陶氏化學實驗室工作,研究如何改進殺蟲劑。但在2008年他被解僱之前,黃開始與中國的研究人員交流陶氏化學公司的商業秘密,並且獲得了中共國營機構的資助,以圖在中國開始同樣的經營活動。

他在陶氏益農工作時,同時擔任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訪問教授的工作,並且八次前往中國。除了在中國的大學指導研究工作外,他從陶氏盜走菌株放在他兒子的手提箱中帶到中國。現在他面臨著刑事指控,為中共從事經濟間諜活動。黃的律師多納霍在最近的一次聽證會上說,案件是「假設性的」。但美國助理檢察官里奇韋表示,隨著陶氏化學的中國專利在2012年到期,黃需要「完整的配方」以便在中國開展該業務。根據起訴書,他收到了政府機構中國自然科學基金會提供的資金,進行殺蟲劑的研究。上週,法官拒絕了黃的保釋請求。他正在印第安納州被拘留等待審訊。

中共則否認在美國從事商業間諜活動。中共外交部拒絕評論此事,但是與黃科學合作的基金會和大學表示,他們不知道任何間諜活動。

中共政府是商業間諜活動的主要受益者

1996年由美國國會通過經濟間諜相關立法,以解決冷戰後的工業間諜問題,立法通過盜竊軟件代碼和實驗室研究成果等商業機密盜竊行為是罪行。如果盜竊行為旨在幫助外國政府,則罪行上升為間諜活動。經濟間諜指控在美國僅發生過七次。第一樁起訴的經濟間諜案發生在2001年,對日本專家起訴,但日本拒絕引渡他。另外6起經濟間諜案則涉及中國。

其中之一是關於居住在加州硅谷的華裔工程師李嵐(Lan Lee)和葛越飛(Yuefei Ge)一案。這兩名硅谷工程師被指控從公司竊取電腦芯片機密,然後由中共政府機構安排融資創業。兩人計劃在中國以更低的成本生產一種超高速芯片。美國聯邦調查局所發現的文件包括兩名工程師與北京一家風險投資公司簽定的合同,這家投資公司打算給兩人投資約360萬美元的資金。同時他們兩人尋求中國政府863計劃的資助。863計劃旨在支持軍事用途的技術開發。

在另一起間諜案中,在一退休的波音工程師家中搜查到美國軍事和航天項目資料,以及來自中國航空界官員索取資料的信件。74歲的美國華裔鍾東凡曾是波音公司工程師,他去年7月被認定6宗經濟間諜罪和其他違反聯邦法律的罪名成立。美國加州法院裁定他向中國提供太空梭秘密資料,判監15年8個月。

在兩樁涉及美國電腦公司的間諜案中,被告稱,他們看到了賺錢的機會,知道這些信息對中國公司或機構有價值。通常中共政府機構或科研機構會給這些盜竊機密提供資金進行創業或發展研究。

金漢娟是摩托羅拉公司的軟件工程師,也同樣面臨著經濟間諜罪指控。她登機前往中國時在美國海關被捕,警方發現她的筆記本電腦裝滿了公司文件。法庭記錄顯示,金漢娟在兩次病休期間下載公司文件並且在中國侵入摩托羅拉公司系統。檢察官說,她與中國的有軍事背景的公司有接觸。金漢娟是歸化入籍的美國公民,在中國出生,自稱無罪,現正在等待伊利諾斯州的判決。

在過去的一年中,與中國有業務聯繫的公司如通用(General Motors)和福特(Ford)的前僱員面臨數起商業秘密盜竊罪指控。杜邦公司(DuPont Company)、明尼蘇達州塗料公司威士伯(Valspar)的僱員也承認盜竊公司機密給中國公司。

國會任命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在美中經濟往來中發生的國家安全問題報告裡指出,去年,即使沒有中方官員直接參與的情況下,中共政府「一直是通過商業間諜活動獲得技術的主要受益者。」

美國執法部門加強保護機密

美國官員和企業商業團體說,他們擔心經濟間諜活動將增加,因為中共對西方技術的覬覦已經從軍事系統擴展到到日常的商業技術。

華盛頓情報研究與分析中心主任穆維農(James Mulvenon)說,在把工業重點放在低成本裝配業務幾十年以後,中共「認為需要走出谷底,擁有自己的技術力量。」穆維農說,中共試圖吸引在美國工作的數千名華裔科學家前往中國,他說,「他們為這些人鋪上紅地毯。」

文章指出,隨著經濟犯罪實施變得更容易,有時簡單到下載資料,按「發送」鍵即可, 安全分析專家說,美國公司因為他們沒有充分監控員工,必須共同對失盜事件負責。由於一些公司拒絕報告被竊事件,要抓到和起訴違法者也很困難。TriGeo網絡安全公司首席技術官馬盧夫說,「當上市公司的資產與股票價值掛鉤時,他們最不希望發生的就是,股票買方認為,公司的資產受到侵害。」

美國執法官員說,以黃為代表的間諜案代表了全球經濟邊緣戰鬥的新交鋒。由於中共加緊努力竊取西方技術,法庭記錄顯示,美國的軍事和科技產業正經受著珍貴機密被自己僱員洩露的風險。不單純依賴秘密情報點或政府特工,商業秘密間諜更加擅於利用機會。檢察官說,很難證明商業間諜與外國政府之間的關係,但情報官員說,中共、俄羅斯和伊朗是最努力竊取最新技術的國家。司法部刑事司負責人助理司法部長布魯爾(Lanny A. Breuer)說,「在新的全球經濟體中,我們的企業正在面臨越來越多的盜竊風險。為了保持創新領導者的地位,我們必須保護這些商業機密。」

相關新聞
涉嫌為中共情蒐 美陪審團起訴前國防部官員
明鏡:德情報單位加強監控中國間諜
中共間諜猖獗 德國成立專門單位監控
德反情報專家:中國駭網情蒐 危及世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