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科學工程節 諾獎得主分享成功經驗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0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莎美國華盛頓報導】10月23日與24日是首屆美國科學工程節(USA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estival),其目的是為了激發青少年對科技發展的興趣,提高美國中小學生在科學與工程方面的素質。 850個公司與組織、100位頂尖科學家和25位諾貝爾獎得主參加了在首府華盛頓國家廣場和附近的廣場和博物館內舉辦的美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科學與工程展覽。總統奧巴馬親自為此活動發表演講,介紹展覽活動,倡議大家前來參加。此次活動包括1,500多個科技、天文、宇航、生物、化學、物理、工程等各個方面互動性的展覽,75個表演舞台,吸引了來自各地上百萬的學生、老師、家長以及各種背景的人們前來參觀。此次活動還同時在全美25個州遠程展開。


2006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美國航空航天局天體物理學家約翰‧麥瑟(右)與參觀者座談。(攝影:李莎 / 大紀元)

2006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美國航空航天局天體物理學家約翰‧麥瑟(John Mather)在與觀眾互動問答後,與大紀元記者談了自己成功的經驗與體會。他說一個科學家成功的必備要素是具有好奇心、堅持不懈的精神和開放的頭腦,而且不要墨守成規。麥瑟認為作為一個科學家,對他來說最大的回報莫過於探索的快樂,他說知道自己所做的對這個世界很重要,這也是一種快樂。不同於一般的科學家,麥瑟還領導著一個1,500 人的團隊。他說上任之初,他發現自己的人際溝通與領導能力都不能勝任,由於家庭與環境的局限,他很缺乏這方面的能力。為了做好這份領導工作,他特別去接受培訓,不斷地努力提高自己這方面的能力。他說每當遇到挫折與困難時,那份對團隊的責任感是激勵他不放棄、繼續前進的動力。


2006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美國航空航天局天體物理學家約翰‧麥瑟(John Mather)與大紀元記者談了自己成功的經驗與體會。(攝影:李莎 / 大紀元)

互聯網通訊法則(TCP/IP)的發明者溫頓‧瑟夫(Vinton Cerf)說創立通訊法則TCP/IP的過程培養了他很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攝影: Duwon/ 大紀元)

互聯網通訊法則(TCP/IP)的發明者溫頓‧瑟夫(Vinton Cerf)說創立通訊法則TCP/IP的過程培養了他很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彼得‧阿格瑞(Peter Agre)說研究科學不是為了致富,而是為了發現對人類有用的東西,因為這些發現事關重大,所以諾貝爾獎委員會通常都是在很多年後,經過一定的證實,才會做出決定。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彼得‧阿格瑞(Peter Agre)說研究科學不是為了致富,而是為了發現對人類有用的東西.(攝影:Duwon / 大紀元)

作為此次活動的贊助單位代表,英文大紀元華府主編康篤望表示:「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年輕一代更多的從事科學與工程技術。」

據專家統計,美國的理工科人才絕大部份都是來自國外。而目前,美國對海外人才的吸引力也在逐漸變小。如不改變這個趨勢,美國將來就必須依靠來自國外的科技創新。這也是奥巴馬政府大力推動這一活動的原因。


全美首屆科學工程節(攝影:李莎/大紀元)


磁懸浮演示 (攝影:李莎/大紀元)


氣霧可用來種植植物(攝影:李莎/大紀元)


物理共振實驗(攝影:李莎/大紀元)


腳踏車發電實驗(攝影:李莎/大紀元)


全美首屆科學工程節(攝影:李莎/大紀元)


全美首屆科學工程節(攝影:李莎/大紀元)


全美首屆科學工程節(攝影:李莎/大紀元)


全美首屆科學工程節(攝影:李莎/大紀元)


因外星隕石墜落撞擊造成巨大熱量而溶化凝聚的沙子(攝影:李莎/大紀元)


來自外星球的鐵隕石(攝影:李莎/大紀元)

相關新聞
布碌崙康斗房欺詐案 住戶保住房子
王書君案預定7月29日開審
目擊眾人捉16歲慣犯 社區領袖籲司法改革糾偏
支持紐約州長決定 MTA表決通過無限期推遲堵車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