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超市滿眼「轉基因油」多進口大豆制造

人氣 21
標籤:

【大紀元10月30日訊】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外轉基因荳油擺上山東青島超市的櫃檯,市民選擇非轉基因荳油的餘地越來越小。在近日新一輪的食用油漲價潮中,進口原料的轉基因油類成為漲價「元凶」,中國人說,目前吃荳油要看國外「臉色」了。

據齊魯晚報報導,「你看看,這些標著『轉基因』成分的荳油,還都提價了。」10月28日,在寧夏路一家大型超市的食用油專區,正在買油的市民陸女士說,平時聽說「轉基因」可能對人體不好,自己也搞不清楚「轉基因」是啥,所以一般很少購買帶有「轉基因」原料成分的食用油。但這次食用油提價,不但花生油漲了五、六元,此前經常搞促銷的「轉基因」的油類也漲價了。更讓陸女士不解的是,因為花生油價格貴,自己本想買一桶調和油,結果發現專櫃上幾乎所有的調和油和大荳油都包含轉基因成分。

而且,擺在專區上的十餘個品牌的大荳油和調和油其中有9個配料裡面有大豆,並且全部標上了轉基因。由於在漲價的風口上,大荳油價格並沒有明顯的變化,只是超市已經不再打出促銷的價碼。「賣完這批貨油價就漲了,一般漲了四五元錢呢。只是廠家現在不是很願意大量供貨。」大潤發超市一個品牌大荳油的銷售商說,現在的大荳油全是由轉基因大豆搾出的,據她瞭解,市面上已經沒有非轉基因的荳油了。

在沃爾瑪、家樂福以及樂天馬特超市,金龍魚、福臨門等品牌中,「轉基因」食用油已經悄然佔據大荳油和調和油的主要位置,只有花生油和少量玉米油明確標注「非轉基因」。

轉基因大豆是甚麼?在位於青島港區內的渤海油脂有限公司經理李先生說,對於國內食用油企業來說,轉基因大豆就意味著油企用同樣的豆子能多產出4%的荳油。「如果是同樣加工一噸大豆,我用國產的大豆每噸要損失150元的效益,說白了就不掙錢。」李經理分析說,進口大豆出油率達到20%,超過國產的4個百分點,「因此說中國70%的油脂企業靠外資控制一點也不誇張。」

李經理說,青島港的糧食在大連交易所,每年的糧食進口在以25%-28%的速度增長,其中糧食的95%以上都是大豆,今年上半年已經進口大豆287萬噸,而去年一年才只有387萬噸。

「現在我們還算是一個朝陽產業,根據市場需求,油脂和飼料的用量作為消耗品用量每年都在增加。」李經理明確表示,國內市場大豆的需求量是6000萬-6500萬噸,而國內產地集中在東北地區,其產量只有1600萬-1800萬噸。這樣他們用的大豆全是進口的就一點不足為奇了,這些轉基因的大豆大部份來自美國,少量來自巴西和阿根廷,以出油率高、價格低而迅速佔領了中國市場。

據瞭解,中國進口轉基因大豆的均價自今年7月起已經連續保持了3個月的上漲態勢,進口大豆價格對中國油脂壓搾企業的影響較大,轉基因荳油已成為食用油漲價的「元凶」。

相關新聞
棉花漲價  紡織多檔漲停
「菜籃子」漲價 專家稱貨幣發行氾濫是動因
買氣持平 月餅不敢漲價
幼兒園漲價何時休 房奴之後成孩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