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依然是中國的重要援助國

標籤:

【大紀元10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雅客德國報導)德國從1982年開始對華提供發展援助,截止2006年,總共提供了近8億歐元援助,其中技術援助超過5億歐元。2007年德國援助了6,750萬歐元,2008年援助了1億8,700萬歐元。德國是中國第二大援助國,僅次於日本。

但是近年來,中國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一擲千金、發射宇宙飛船上太空、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擁有龐大的外匯儲備,同時自己也對外提供援助,這使德國輿論和政界開始檢討援助政策,準備逐步取消對華援助。

2007年7月,自民黨議會黨團副主席、現任經濟部長布呂德勒說:「德國現在沒有理由對中國提供發展援助了。」2008年11月,聯邦發展援助部(BMZ)停止了原定2009年的4,700萬歐元的對華經濟援助。2009年10月,新任發展援助部部長尼貝爾(自民黨)表示,德國不再承諾對華提供發展援助。

儘管德國政府停止了對中國的發展援助,但上屆政府對中國承諾的發展援助將會被繼續執行到2014年。上屆政府通過的2,750萬歐元技術援助款也會流向中國。據法蘭克福日報(FAZ)報導,其實對中國的資助也只是減少了16%罷了,因為只是停掉了發展援助這部份,許多別的援助並沒有被涉及,例如單是德國各州為中國公派留學生的學習位置就要籌集1,600萬歐元援助。一些德國援助會通過歐盟或者聯合國流向中國。每年聯邦發展援助部提供教會、基金會和德國援外人員的2,200萬歐元會繼續給中國,德國國家援助銀行KfW和DEG會繼續給中國提供信貸。

德國技術合作公司(GTZ)在中國有一個聯邦發展援助部委託的森林項目。本來根據發展援助部的決定,這個項目到2011年應該結束。但是據說聯邦環境保護部(BMU)到時候可能會接手資助該項目。每年技術合作公司3,000萬歐元訂單的三分之一不是來聯邦經濟合作與發展部(BMZ)。中國當地德國技術合作公司負責人庫曼說:「在德中合作中除了傳統的發展援助外,我們還有很多事情可做。我們會繼續活躍在中國市場。」

2010年7月17日,中德簽訂新的中德聯合協議,表示要加強在能源和環境問題上的合作。中國這方面的市場前景廣闊,而早在2008年聯邦環境保護部在此領域就啟動了18個項目、大約1億3500萬歐元資金。目前聯邦環境保護部已成了技術合作公司的第二大僱主,可能會是進軍中國市場的領頭羊。

2010年9月20日,德國政府在聯合國會議上許諾,為了減少世界貧困人口,到2015年德國政府會將發展援助份額提高到國民總收入的0.7%,而2009年還只有0.38%,也就是58億歐元,離這個目標還相差很遠。◇

相關新聞
德國中國智庫專家:中國仍須接受美國獨大
加國政府將重新檢討援助中國計劃
英保守黨:若執政  不再援助中國
世盟集會捐款援助中國民主黨人朱虞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