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香港簡訊

人氣 2

【大紀元2010年11月10日訊】從玉米發現新藥專殺愛滋病毒
據中央社報道,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邵鵬柱,聯同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鄭永唐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從玉米中提取的一種物質,可以選擇性地殺傷愛滋病毒HIV感染的細胞。
兩地科學家對玉米核糖體失活蛋白的內部失活結構域,進行一系列的結構修飾和改造,獲得了能識別並激活HIV蛋白酶特異的玉米核糖體失活蛋白突變體。實驗研究顯示,這種突變體對未感染細胞毒性低,但進入HIV感染細胞後,則可被細胞內的HIV蛋白酶識別,並切割去除失活結構域轉變成為活性蛋白,從而選擇性地殺傷HIV感染細胞。

海關督察許細文昨出院
捐肝給同事的海關督察許細文康復良好,昨日下午出院。他指會先休息一段時間,他希望外界不要將他捐肝的事英雄化。而接受換肝的海關關員袁偉祥,較之前清醒,但有輕微發燒,可能受感染,源頭最大可能是進行血液透析的洗血喉,已經暫時拔除,有需要時會增加抗生素份量。

曾蔭權支持度評分續下跌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於本月2至6日,訪問1,008名市民,調查顯示,特首曾蔭權的支持度評分下跌1.2分至52.7分,回復至馬尼拉人質事件之前的水平。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評分亦分別下跌1.7及1.1分,至54.5及55.2分。在12位局長中,只有保安局長李少光、食物及衛生局長周一嶽及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的支持率,超過50%。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公務員事務局長俞宗怡,及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劉吳惠蘭,就被評為「表現不彰」。最低分的是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其次是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

兩款藥膏含未標西藥需回收
衛生署下令回收一款由香港忠信製藥廠生產的外用藥物「華陀一搽靈」,經批發商華輝行分銷。因產品含未有標示西藥成份苯甲酸。苯甲酸用作治療真菌感染,必須註冊為藥劑製品,才可在市面發售。市民可致電熱線2415 2137查詢回收安排。
另外一款名為「水仙牌無極膏」、由內地製造的外用中成藥,被發現含有微量西藥成份「水楊酸」,亦被下令回收及建議停用,目前未有接獲使用後不適的報告。產品用作消炎、止癢以及鎮痛,在內地製造,本港批發商「華聲醫藥(香港)有限公司」於08年起進口約2萬支,其中1萬2千支已供應本地市場,製造商設立電話熱線25483811,市民可於辦公時間內將產品交予衛生署或銷毀產品。

新田公路車禍12傷
昨日上午10時許,兩部貨車與一輛開往上水的九巴在新田公路近落馬洲迴旋處相撞,巴士損毀嚴重,上層有乘客一度被困,至少12人受傷,包括6男4女的巴士乘客,及其中2名司機。現場交通一度十分擠塞。

違入學令父母上訴遭駁回
一對父母拒絕讓11歲兒子上學,年初被裁定違反入學令罪成,判囚3個月,兩人不服提出上訴,高等法院法官昨日駁回其上訴。法官指出,由於定罪基礎有改變,會重新判刑,押後到本月24日,再考慮被告的背景及社會服務令報告再判刑。女被告獲准保釋候判,男被告就要還押。
控罪指二人於09年2月20日至5月期間,身為男童X的家長,沒遵守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於08年10月3日發出的入學令。二人曾表示,因不滿X原本就讀的香港教育學院賽馬會小學犯下行政失當、選書錯誤等「9宗罪」,故禁止他上課。兩人坦言11歲兒子至今沒有上學,繼續由他們在家教學。

電子動態清明上河圖昨起展出
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昨日起一連3個星期在機場亞洲博覽館展出。昨日大批市民到亞洲博覽館欣賞,不少市民帶備相機及攝錄機拍攝,亦有市民坐在長椅離遠欣賞。有市民觀賞後表示,作品生動有趣,有助了解宋代生活文化;亦有觀眾認為,現場觀賞與新聞片段中看到的分別不大,沒有預期中特別,覺得很悶,所以只觀賞了15分鐘便提早離場。

相關新聞
港伊院插錯喉 盧寵茂:有清晰指引醫護不應不知
香港大學學費連續3學年每年加5.5%
朱銘「黃雨衣人」雕塑被搬離 康文署稱有「安全隱患」
港府設八服務中心 助長者申請樂悠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