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子的品行─ ─罵不還口

金中鋼
font print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寒山子是唐代貞觀年間的高僧,不知姓字,隱於天台幽窟中,以樺皮為冠,布裘弊履,或長廊唱詠,或村墅歌嘯,人莫識之。曾於竹木石壁書詩,並村墅屋壁所寫文句300餘首。人蒐集其詩偈,得300餘首,編為一集,名《寒山子詩》。其詩通俗曉暢,多以佛理闡述人生真諦,勘破生死,流傳頗廣。

只知他好吟詩偈,因長期隱居台州始豐(今浙江天台)西之寒巖(即寒山),故號寒山子。寒山子與台州國清寺豐干、拾得友善,時相過從。據今人余嘉錫考證,玄宗先天年間(西元712年)已見關於寒山子的行跡,其卒年約在德宗貞元9年(西元793年),年壽可能在百齡以上。

寒山詩云:「有人來罵我,分明了了知,雖然不應對,卻是得便宜。」意思是說:「有人來罵我,我分明聽得很清楚。雖然我不會去應對理睬,卻是已經得了很大的好處。」

其中蘊含的道理與傳統文化中的「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相輝映,而思想境界的內涵更深更廣。首先,被別人打罵,不動氣,它體現著一個人的忍性與涵養。俗話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其次,不與人爭執,方顯對方自敗無趣,同時也折射出了罵人者的修養與品性惡劣。再者,若是別人罵的有理,證明自己有錯,豈不要感謝罵人者,因為這種便宜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的到的。這也可應了佛家中講的德與業:做好事得到德,所謂忍辱負重,積德,行善。

寒山子不同尋常的胸襟和氣度值得我們學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管寧就是這麼一個宅心仁厚、恭敬嚴謹的君子。下面是一個關於「管寧打水」的故事。
  • 很久以前,在日本一個鄰近大海的村中,發生了一件令人感念的事。
  •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婦人的老伴先走了,風燭殘年的她因為難以照料自己,就搬去和兒子媳婦同住。老婦人眼花手顫,用飯時往往將飯菜灑了一桌,招致兒子媳婦一頓嫌罵。後來,兒子媳婦便不許媽媽和大家一起用飯,獨自在一張小桌上吃。
  • 從前,有一個人要到山上,進行禁慾苦行的修煉。他只在腰間圍一塊布,就上山了。可是上山以後,他發現,當他要換洗的時候,必須再有一塊布來替換。於是他又到山下的村莊裡,向人乞討第二塊布。
  • 世風日下,道德日趨下滑,台灣教育部深感憂心,近年來非常注重學生的品德教育,於98年度推動「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以培養學生實踐品德能力、落實品德教育。以「真、善、忍」為準則推動的高市五福國中團隊脫穎而出,獲得高市教育局及各界的最高評價和肯定,並於二零零九年十月九日頒獎並向全體推動品德教育優良學校和教師作一場品德教育優良範例觀摩研習。
  • 宋朝名士吳賀的母親謝氏,她教育子女非常嚴格。吳賀同賓客說話的時候,母親經常在屏風後面聽,聽他們有沒有談論甚麼損德背道的內容。一天,吳賀偶然同客人談起某人的短處,母親在後面聽了非常生氣。等客人走後,母親杖打了吳賀一百下。
  • 他們夫妻確實經受了考驗,用自己的行為,證實了他們心地的純樸誠厚,上天便把那一坑金子「交」到了他們的手中。
  • 清朝同治年間,有一個浙江人叫許容,他很善於寫文章,在當地十分有名。但是他非常謙虛,從不拿自己和有才能的人相比,更不敢與古代的聖賢媲美。
  • 有天,一個蘇格拉底的學生匆忙的跑來找蘇格拉底,邊喘氣邊興奮的說:「告訴你一件事,你絕對想像不到的……」「等一下!」蘇格拉底果斷的制止他「你告訴我的話,用三個篩子過濾過了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