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榮﹕感恩節你家(還)吃火雞嗎﹖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2010年11月25日訊】很多華人來到美國,可能感受最深的就是過的節日與中國不同,吃的也不同,估計不少華人有這樣的經歷。記得出來乍到時,到感恩節還真跑去買只火雞。一來入鄉隨俗,二來圖個新鮮,湊熱鬧也做一把火雞大餐。

先到安全路(safeway)琢磨好了,看準機會買到一隻優惠價格的火雞,拎手裡沉甸甸的,沒想到老美這真是甚麼都大個啊,這大傢伙比平常吃的雞可大多了。回家興沖沖的上網查詢,再看看包裝裡隨火雞給的配料,感恩節下午就開始做起。據說最正統經典的吃法是這樣的﹕把火雞肚子掏空,裡外塗抹鹽和胡椒,烤熟了就行。不過估計老美先人也嚥不下去,所以就在火雞肚子裡填上各種香料,如胡蘿蔔、洋蔥、芹菜等,還要放加工過的碎麵包渣,再把火雞外層淋上配好的調味醬包,讓味道入進去,放到烤箱裡烤3個小時。

我們就是按照這種作法做的,聞著味道還真香,拿出來看著顏色也不錯,於是開始切著吃。剛開始還行,不過吃過幾口,就覺的火雞肉太粗,味道也不好,肥肥膩膩的。對於講究食不厭精,精不厭細的中國人胃口,實在不太適合。這麼大個一頓是注定吃不完的,只好等到下回再吃。又因為我等愛惜糧食的美德,到後幾天吃時,真是一次比一次嚥不下去,好不容易吃完後,提火雞色變。

我們後來才終於明白,感恩節很多人家是要聚會的或者辦派對,至少得十幾口人才能在一頓消滅一隻大火雞,您家要就夫妻二人,或者再加個剛會滿地爬的小寶貝,就甭指望了。

第二年後我們決定不做火雞了,不過經常朋友們有聚會,還是可以在桌面上看見烤好的火雞。不過總覺的象徵意義大於食用價值,因為滿桌子菜,吃下來發現火雞還是剩了一多半。

再後來,每到感恩節就與另一半商量買火雞嗎﹖不買。實在過意不去呀,正好商店也有小盒小包裝的火雞腿肉甚麼的,於是買了來也算感恩節吃了火雞了。

聰明的老中徹底拋棄老美正統吃火雞法,發明其它作法,比如有火雞肉卷餅,火雞腿炒蒜苔,鹵火雞腿,燻火雞肉,芝麻火雞片,火雞腿配燉蔬菜等。怎麼看怎麼像中餐,味道當然好的多了,真是吃在中國啊。

最近,終於領會到﹕過節嘛,主要是過其精神意義,比如說領會感恩精神甚麼的就行啦。至於吃嘛,放假時期休閒,天有比較冷,來它個火鍋大快朵頤,才滿足自己的中國胃啊。

相關新聞
黑色星期五搶購熱品情報
感恩節安檢  TSA 公布最新指南
黑色星期五 價格戰拉開序幕
美購物季將開跑 業績看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