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修補鹹菜桶 林永達樂此不疲

人氣: 8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柏凱台南縣12日電)台南麻豆培文國小校園裡,珍藏7 個古老鹹菜桶,因長年日曬雨淋,桶箍都已斷裂,文史工作者林永達得知後,從台中大里來免費幫忙修復。他說,產業沒落了,但文化要保存。

台南縣麻豆鎮仁愛路29巷從日治時代開始有鹹菜巷稱號,林永達說,故鄉台中大里以前也是酸菜王國,家家戶戶常見醃製大木桶,最大容量一次能醃製1 萬斤,不過,後來大里一帶芥菜因病蟲害關係,種植面積蛻減,酸菜業也沒落了。

林永達表示,地方產業逐漸消失,因此他從金融業退休後,10年前投入地方文史工作,第一步就是幫忙保存酸菜桶,包括學習挑選適當的原木材料,甚至連加壓竹箍的桶鋏,他也是請鐵匠仿從前器具訂製而成。

傳統酸菜桶使用亞杉、檜木製作而成,外頭使用刺竹箍包覆緊實,林永達說,這就是先民的智慧,因為兩種木質密度不同,會因熱脹冷縮保護木桶不致龜裂,另外竹箍以3 年生的刺竹最佳,刺竹過年輕不夠堅韌,過老則纖維粗不易編織。

林永達說,他很懷念以前開啟酸菜桶時的濃郁香味,這是現在酸菜業者採用地下挖洞,用水泥、磁磚鋪設而成醃製池,所沒有的氣味,所以當他得知培文國小內50年歷史的酸菜桶破裂,主動向校方提出免費修復一事。

林永達說,他心疼台中大里及台南麻豆酸菜產業沒落,因此多年來記錄芥菜加工產業,得知芥菜除了製作酸菜外,還可製成雪裡紅、福菜甚至用芥菜子研磨出味道類似山葵的沾醬,十分有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