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巖: 今昔過年憂喜錄

鄭巖

標籤:

【大紀元2010年12月17日訊】年,曾經是遠古時代東方叢林中的兇獸之名。先人制服了它,吹角、擊缶、呼喊、跳躍、歡慶的盛典是空前的。

三皇五帝之後到了夏朝,以狩獵為主的遠古過渡到了以農耕為主的民族社會。先人受到天、地、人一體的啟示,認識到天象的寒暑冷熱,週而復始的輪迴,對農業生產和人的生態至關重要,逐漸創造和完善了被後人認定的曆法,稱農曆和夏歷。確定一個週期為一年,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一季三月,計12個月,每月基數30天,共365天;為適應春種、夏管、秋收、冬藏的規律,又創製提醒人們不失農時的24節氣,如立春、清明、谷雨、小寒、大寒、小雪、大雪等,如谷雨種穀,芒種收麥,前後不過三天為宜,黃河流域普遍適用。為紀年計時的結實,又創造出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對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紀年方法,即天干的甲對地支的子,曰甲子年,甲子年之後為乙丑年。60年為一甲子,一個輪迴。以地支計時,一個字代表兩小時,如我們慣稱的午時,就是白天的11時——1時,子時,就是夜間的11時——1時,如此順序類推,再加滴漏,焚香的輔助,在沒有鐘錶的年代,它的作用很重要。12地支分別以禽獸的符號代替,如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中國人只要知道哪年出生就知屬甚麼。

先有曆法後有「年」。年與曆法相伴密不可分。它是人類文明為期最早範圍最廣所綻放的燦爛花朵,是華夏民族先祖的智慧結晶,創造並合成了神傳文化的整體輝煌。

年節的盛大在於過程和所涵蓋的內容。

年節的內容

農曆臘月(12月)初八,簡稱「臘八」,是全民性高揚善念的日子,大、中戶人家這天都要捨粥,人人都能吃飽飯,如在荒年,可避免路有餓殍的慘象出現。

臘月十一,為「陰親節」,亦稱鬼節。請過世的老人回家過年,給過世的人在墳上燒金、銀箔紙錢,即陰間的通用貨幣。

臘月二十三,為「辭灶」,送灶王爺上西天玉皇大帝那裡回報民情,平民祈望這「一家之主」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送西天的方法扎個紙馬,把貼在灶旁的灶王像裁下放馬上火焚。辭灶天要熬糖制糖果,意為糊灶王的嘴,到天上只說甜話不說胡話,也免得孩子大年下說不吉利的話。辭灶之後,就是全民性的大掃除講衛生,要乾乾淨淨。接著進城、趕集、上店採辦年貨,自家蒸煮煎炸料理年貨,殷實人家要料理半月以上的主食。

年卅(三十)除夕,進入年節最高潮,家家戶戶張燈結綵,離家的親人返裡團聚,把酒圍爐聚餐熬夜,亦稱熬歲(比誰的生命力旺盛)往往達旦,除夕之夜鞭炮齊鳴,焰火烘天,發明火藥的國度,響亮了神州大地,辭舊迎新的盛典進入高潮。

初一新年第一天,是敬神、拜祖、尊長的大禮之日。順序是先敬天地君親師,再拜本家族祖宗,往往行三拜九叩大禮,再向健在的祖父母叩頭,然後向父母拜年,向兄嫂姐姐恭手賀歲慶年。在家拜過之後,還要在村內本族人中向長輩拜年,晚輩拜年者往往可得不等的壓歲錢或糖果乾果。這天在餐飲上,有的地方大魚大肉,有的地方吃素,圖的在新的年裡素素淨淨,平平安安。

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娘家省親拜年。

正月十五,元宵節,吃湯圓、耍龍燈、掛燈、提燈穿街走巷,往往通宵達旦。大的村鎮有「辦玩」基本隊伍,他們的鑼鼓嗩吶耍龍隊伍名揚十裡八鄉。

隨著稀疏遠去了爆竹聲,農民們迎來了又一個春耕大忙的日子。

門神、年畫、春聯

中國人過年,是華夏民族弘揚神傳文化、詩禮教化、孔孟之道最為集中的日子,也是民眾敬天畏地、祈福免災、五穀豐登,人財兩旺的日子,只有積善人家方有。

春聯:不論貧富,家家門上要貼春聯。諸如「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向陽門第春長在,積善人家慶有餘」等等;今天有人寫這樣一副調侃春聯:「年好過月好過日子難過,出有門入有門借貸無門」。春聯,是鄉村才子一展才華的場地。

門神、年畫:門神、財神、灶王、壽星,「文革」前都是木板套色彩印。門神由神話傳說中的好鬼頭子鍾馗和盛唐開國武將尉遲敬德共同擔任,他們受到一個多民族國家的信任,請他倆看門守戶;財神由關公關二爺擔任,他義貫長虹,不見利忘義;灶王由張公擔任,他是傳說中的一位體恤百姓疾苦,說實話的地方小吏,人民把他尊為神,是對人間社會向權勢告密的小人的鄙夷;壽星,白眉、飄逸,拄杖,童子獻桃,是「仁者壽」的生動解說。

中國出版以上木板套色水印年畫的基地有兩處,一是天津的楊柳青,一是山東濰坊的楊家埠,這兩處大村鎮,從唐宋,特別是明清,乃至民國,家家戶戶從事這一神聖事業,他們精湛的木雕藝技和套色水印工藝,在世界印刷史上開放著一枝獨特的奇葩。但是在大革文化命的瘋狂歲月,這兩處年畫基地,燃起了連天大火,狼煙竄入雲端,民族瑰寶化為灰燼,這是惡共邪靈給我們民族製造的滅絕民族魂的巨難。又為所謂保衛社會治安,當局害怕趁燃放爆竹的當口發生民變,禁止燃放爆竹,一禁就是幾十年,把普天同慶的年節變得一派寂然。◇

相關新聞
大紀元九評和退黨周刊(10/17-10/23)
大紀元九評和退黨周刊(10/24-10/30)
鄭巖: 認識自己
鄭巖:全球「最強人」談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