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人工水晶體發展快 白內障手術兼矯正視力

人氣: 3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日電)台灣每年白內障手術增加到13萬例,患者對手術後的視力品質要求也愈來愈高,像美食作家王宣一和畫家張杰的妻子鄺潔泉,兩人都體驗因白內障手術植入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的好處。

著有「國宴與家宴」、「總裁上菜」的王宣一燒得一手好菜,去年她開車時看不清楚道路,日常活動常要換戴不同眼鏡,在朋友再三催促下她才去檢查視力,結果才55歲的她,發現自己得了白內障。

王宣一說,她先治療1眼,遊畢印度回台再治另1眼,兩次白內障手術期間,她可明顯感到視力的差別。有治療的眼睛可分辨得出印度咖哩豐富的色彩變化,兩眼都治好後,煮菜時對食物色彩及火候變化的視覺更敏銳,所以她以後不能再因為看不清楚而「青青菜菜」。

鄺潔泉看到丈夫張杰植入人工水晶體治療白內障及老花眼之後,效果不錯,決定跟進。她笑說,手術帶給她最大的好處是素描,不必老花眼鏡摘上摘下就能畫好細節,還有做女工時不必瞇眼、皺眉頭,穿針引線輕輕鬆鬆;但壞處是連自己臉上的斑點皺紋都看清楚了。

開業眼科醫科醫師張正忠、何一滔指出,台灣是近視王國,人口快速老化,白內障人口有增無減,許多熟年世代罹患白內障時才過半百,或雖60、70歲但身體還很硬朗。因此對白內障手術後的視力品質要求,希望看遠、看近不要眼鏡換來換去。

中央健保局統計,國人接受白內障手術植入人工水晶體的手術案例,在民國97年時,已超過13萬例。健保給付基本水晶體,但是民眾可以多付數千到數萬元,選用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

人工水晶體的發展趨勢是同時矯正屈光異常(近視、遠視)、老花眼等問題,採非球面設計可減少像差,提供不論看近看遠更清楚的視力。最近幾年來,白內障手術持續增加,使用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所佔比例也持續上升,目前選用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的比例已近2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