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中國太強勢 美國硬起來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2月2日訊】〔自由時報編譯俞智敏/綜合報導〕美國軍售台灣引發中國強烈反彈,儘管美國官員口徑一致,提醒北京當局別讓軍售案影響到美中整體關係,但部份官員私下表示,美國宣布軍售案的時機,以及美方近來對伊朗擁核問題的措詞更為強硬,其實都是刻意向北京傳達一項訊息,就是要中國別誤以為奧巴馬政府會在攸關美國安全考量與既有的協議上順從北京。

紐約時報1日分析指出,過去一年來,中國對美國的態度益趨強硬,從為了全球經濟危機痛斥美國官員、在幕後操控奧巴馬去年11月的訪中行程、拒絕支持哥本哈根氣候變遷協議、到在聯合國安理會中堅決反對美國提出的伊朗制裁案等。現在奧巴馬政府開始硬起來回擊,美國宣布對台高達六十億美元的軍售案,正是自美國於一九七二年申明「一個中國」政策以來,對美中關係最敏感外交議題的一記直接重擊。

對台軍售時機 表達明確訊息

中國專家指出,中國迅速宣布取消中美軍事交流,還將對美國企業採取懲罰性制裁,在在證明北京的確被激怒,尤其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在軍售宣布的同一天,還公開斥責中國未對伊朗核子計畫採取更強硬立場。美國高層官員表示,美國此舉是要確保中國不會誤解,美國會依自身的國家安全利益行事。

另一名官員則指出,不同於前任政府多半等到任期屆滿前才宣布對台軍售案,奧巴馬政府早早就採取行動。但更大的問題在於,奧巴馬的中國政策究竟會走向何方,以及美國的新強硬態度是否代表著一全新方向,以利達到過去一年對中國採柔軟身段所無法達成的結果?

除阿富汗與伊朗戰事外,處理美中關係是奧巴馬所面臨最重大的外交政策挑戰。美國高層官員表示,奧巴馬認為美中必須維持一成熟的關係,在雙方有歧見處坦率表達並堅持立場,並在雙方意見相同處全力合作。

美國前任克林頓與布什政府上任初期與中國的關係多半緊張,但「新美國基金會」外交政策主任克雷門斯指出,奧巴馬政府則正好相反,美國在經濟、氣候變遷、伊朗與北韓等議題上都需要中國合作,因此奧巴馬政府一開始試圖討好中國,但卻未能奏效。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中兩度指派部屬代表他與奧巴馬會面,外交界人士多認為這是中國刻意輕視奧巴馬,此事令許多美國官員感到不是滋味,並決心對中國提出反擊,重申美國權威。

對奧巴馬而言,對台軍售案恐怕只是他今年第一樁觸怒北京的事件。部份外交政策專家指出,美國現在似乎決意要硬捅被北京視為最敏感的主權議題。克林頓日前就宣布,奧巴馬短期內就會與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會面。此外,美國近來還不斷宣揚網路言論自由,這又是另一項令北京緊張的議題。

〔編譯俞智敏/法新社東京1日電〕儘管美國軍售台灣引發美國與中國關係緊張,美國國防部亞太事務助理部長葛瑞格森1日仍強調,美國將繼續履行協助台灣自衛的義務。

葛瑞格森1日在東京發表演說時指出,美國有義務確保台灣自衛能力,而且美國絕對會履行在當地的所有義務,未來也將繼續這樣做。

葛瑞格森表示,美國與中國的關係相當複雜,美方的目標是與中國維持友好、和睦與合作的關係。他還指出,美中顯然有意見不同之處,美國會試圖把雙方的歧見與能夠有效合作的層面分開。

相關新聞
美對台5軍售 不含F16、潛艦
袁健生:售F16與潛艦須等台灣軍力報告完成
日媒:中國若再擴軍 美可能售台F16戰機等
美軍售   台國防部:收到報價  會進行需求分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