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相信醫生 更要相信自己

鄭幅中

人氣: 36
【字號】    
   標籤: tags:

不相信醫生,而相信自己,有些人連想都不敢想吧!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只要你改變固有的觀念,再稍微懂得一點相關的知識,你完全可以輕裝上陣,不必再為身體而煩憂。也可能你會轉而憂慮醫生失業的問題了。

「有什麼別有病,沒什麼別沒錢」,這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老話。細想起來似乎後半句很容易解決,只要自己勤奮努力,錢是不愁掙不來的;而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恐怕是防不勝防,人們因此去健身、去吃各種營養食品和藥物,可得病的機率依然沒有減少。

很多人在事業上雄心勃勃、是挑戰風險的勇士,但在疾病面前卻是六神無主、憂心忡忡的懦夫。於是人們紛紛把最寶貴的生命交給大夫去處理,交給醫療機器去決定,覺得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這樣看來,如果連自己的生命都不能由自己做主的話,那麼一切的奮鬥、一切的所謂成功不都是脆弱和可笑的嗎?人還有什麼自由可言?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並懂得如何去完善它,只是我們自動放棄了老天賦予我們的這種能力,而更多地去依賴專家的判定,去相信機器的數據而不相信自己的感覺。我們都會去嘲笑「鄭人買履」中的主人公,但是我們哪一位又比他強多少呢?不相信醫生,而相信自己,有些人連想都不敢想吧!

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只要你改變固有的觀念,再稍微懂得一點相關的知識,你完全可以輕裝上陣,不必再為身體而煩憂。也可能你會轉而憂慮醫生失業的問題了。總之,不要把問題想得很複雜,就這麼簡單,這是你本來就有的能力。

必須學會與疾病切磋

疾病真的那麼可怕嗎?其實不然,疾病是可以預知並加以控制的。它是不速之客,但它是特殊的,你不可生硬地去推揉它,那樣它必和你頂起牛來,你可以摟著它的肩膀一起出門,在門口你還會對它的到來說聲謝謝。因為它是上天給你派來的陪練,通過切磋,你的身心會更加健康、充滿力量。

家裡有人得病,大家通常的反應是慌亂,然後是憂慮、恐懼。有一個三十歲患腎病的先生在網上的留言最能表達這種心情──「其實我自己對這個病並不怕,只是看到老婆每天擔心的樣子,還有一個一歲大的孩子,她就怕我出事!原來生病並不是一個人的病,而是全家人的病啊!」

得了病,通常我們會去聽聽周圍眾多人的意見,有人說看西醫好,有人說吃中藥好。看西醫時我們擔心有副作用,喝中藥時我們又懷疑其療效。好像一旦得病,就成了受人擺布的玩偶,就像是賭桌上的骰子,只有聽天由命的分了。此時什麼尊嚴、什麼智慧、什麼成就,一切都將在疾病面前俯首稱臣、不堪一擊,因為我們有勁也使不出來。

還有的人怕家裡人知道自己有病而擔心,怕單位知道自己有病而通知下崗,怕上司知道而影響升遷,怕女友知道而分手,於是強力去掩飾、隱瞞,最後養為大患。疾病其實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一道必須解答的難題,如果你解答不出或想避而不答,那你也就別想快樂地往前走了,因為疾病就是人生必經的橋。

疾病真的那麼可怕嗎?當然,如果它是猝不及防的雪崩、地震、海嘯、那真是令人恐怖,但疾病是可以預知的,是可以觀察的,是可以被我們拒之門外的。它往往是不速之客,身分很特殊,你不可生硬地推揉它,那樣它必和你頂起牛來。你卻可以摟著它的肩膀一起出門,在門口你還會對它的到來說聲謝謝。因為它是上天給你派來的陪練,通過和它的切磋,你的拳技大長,身心更加健康,更加充滿力量。

由此看來,疾病一點也不可怕,尤其是現在,我已經給你提供了那麼多的工具和方法,你只需要先靜下心來,看看自己真正的問題到底在哪裡。有時,找到了問題的根源,治療起來就如滾湯潑雪一般迅捷,出乎你的想像。

前不久,一個朋友給我打來電話,說困擾他五年的痛風不經意間全好了。記得他半年前還擔心自己會被截肢呢。那時他的痛風非常厲害,經常大半夜就被急救車送進醫院。我只告訴他要經常按摩小腿脾經,再加上腎經的復溜穴,以緩解肝臟的負擔,達到補肝的目的。(肝不可直接補,一補就上火,所以減少肝臟的負擔就是補了。)而痛風就是肝臟解毒的功能弱了。

什麼尿酸、什麼嘌呤,不過是肝臟解毒不完全的產物。不要被這些名詞所迷惑,而不知真正的問題出在哪裡。他告訴我,他總共自己按摩也不過五次,突然有一天後背奇癢無比,他便找人刮了痧,出了滿背的黑紫痧,自那以後痛風再也沒犯過。

朋友小高告訴我一件喜出望外的事。她說兩週前我曾教她找膽經上的穴位,結果當時我隨便點了那兒幾下,就把她一直隱痛的外腳踝治好了。其實,我也不知道她的外腳踝有問題,只是摸脈覺得她的膽經有阻塞,便告訴她要多揉膽經。現在想起來也不奇怪,她痛的地方正是膽經的丘墟穴。很多人總愛崴腳,其實都是膽經阻塞鬧的。

舉這些不經意間治療成功的例子是想告訴你,不要把治病搞成很繁瑣的事。有的朋友每天要按摩很多穴位,還要刮痧、拔罐,總覺得運用的方法越多,治療的效果越好。其實並非如此,我們的氣血就那麼多,我們需要集中力量,逐個解決身體的問題;切不可將氣血分散各處,無的放矢,這樣越治問題會越多,終將失去信心和耐心。記住︰簡單才有效,順勢才迅捷。@

轉載自《求醫不如求己》 臉譜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