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宣揚中華道德文化的中文教學

——專訪李敏慧老師

人氣: 83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3月24日訊】(大紀元紐約訊)曾任紐約市立大學亨特學院(Hunter College)中文系學生教學實習督導的李敏慧老師,日前出了一本「如何取得紐約州中文教師執照」。李老師在美從事中文教學與推廣三十餘年了,從這本看似「教戰手冊」的工具書中,卻也見識到李老師重新強調式微的中國傳統文化價值:教師職責除了「授業」之外,還應「傳道」、「解惑」,更應該「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李敏慧老師在家鄉青島出生,從小就讀私立教會學校,國民政府撤退遷台時,也隨著父母到了台灣,一路上來就是念音樂、念外語、學舞蹈,在那個物資缺乏年代算是少數的幸運兒。如今七十歲的長者,仍是十足的「淑女」,看來是與一生受信仰和中華文化的薰陶、同時也恪守傳統價值的緣故吧!

由推廣中文教學不遺餘力的台北文化組郭秋義博士引薦之下,約訪老師並共進一頓午餐。

李老師從談海外中文教學、帶到她的教學理念,再談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宣揚。笑稱自己以前很媚外,自幼只想學英文、學鋼琴,來到美國教中文後,才深深體認到中華文化的美好。老師說以前在台灣是學跳芭蕾,不會想學中國民族舞,但來到美國,她開始研究並教羽扇舞、彩帶舞、宮燈舞,念師範時也曾是劉鳳學的學生;在台灣學的是西洋音樂,來美國為了教中國舞,還得研究中國國樂。這回出版的書中特別有一章談到「中文教師如何將中國優美文化及道德觀念融入中文教材」。

輕鬆的訪談中也話家常。老師談起小時候的背景,為什麼叫「敏慧」這個名字,還從事過貿易,都是些有趣的故事;教中學課時,得應付青少年學生上課惡作劇搗蛋的情況。足見老師嬌貴的背後仍有堅韌的個性。

在「現代派」充斥的都市叢林中,能遇見這樣一位淑女,讓人如沐春風外, 也深感難能可貴。老師說自己年輕時衝勁十足,是個很正面思考的人,人也單純,心中打定主意要做什麼,都能一一實現。這就像我們中國老一輩人說的「有福份」。

有福份的人通常也是善良的人,時時為他人著想,李老師鼓勵後進:當教師的,就應該把學生當作家人般看待,關懷學生教導他們成為好國民;學生求教時,更是「來者不拒、有求必應」。

作育英才的志業

在價值混亂的年代裏,李老師相信:為人師表就要幫助人們找回沉靜思維的力量、正確的價值觀和人文素養。

李敏慧老師語重心長地說,現在許多中文老師只注重聽說讀寫的語言,「教學若只重知識的教授,社會上難免充滿高學歷卻低品德的國民,現在社會各種犯罪頻繁即可證明。」老師認為教育是幫助學生在德智體群各方面的均衡發展。

在台灣師範大學畢業後,曾在台灣教了十幾年書,來美國後先後取得紐約市立大學亨特學院中國文學學士、聖若望大學亞研所碩士文憑後,又從事二十多年的中文教學。李老師認為華語文教學,可以融合文化、文學、道德觀念、書法、戲劇表演、音樂舞蹈等內容,讓學生從娛樂、遊戲活動中潛移默化,陶冶人的品格品行。

李老師多樣化的教材設計令人印象深刻。美國中學中文課堂沒有標準教材,都得老師自己設計,而一個班可能有三種不同程度的學生,盡職的李老師就設計了三種不同教材。

李老師舉例說,當她教Level 1時,就得想好Level 3、Level 5的學生要做什麼。有時會讓Level 5的去教Level 1的同學,老師自己就去教Level 3。等下半節課大家再一起上,老師教唱歌、講故事、接龍說話課、辯論會、或看錄影帶等。老師還教程度較高的學生幫忙同學檢查功課。時常讓程度高一點如 Level 5的學生背論語、唐詩、抄寫句子等。老師通常會安排雙語教材,英文對照,這也有助於新移民學習英文。

課堂上不單會教導學生中國文化中的尊師重道、長幼有序的道理,老師還曾將李白的唐詩配上貝多芬的音樂做成歌曲,也順便帶出貝多芬的故事,鼓勵孩子不向命運低頭。上一堂中文課下來,既聽到音樂的東西、聽到文化的東西、詩詞的東西, 還可以學習做人的道理。

禮拜一安排寫毛筆字課。因為學生一個週末都在家裏玩,到了禮拜一還沒收心,同學見了面就開始聊天,因此就安排寫毛筆字。老師會準備好毛筆、棉紙,教學生靜靜的運氣、深呼吸、腿併攏…這時班上鴉雀無聲,老師就巡視,看有沒有筆握不對的,幫助學生矯正姿勢。寫得好的就貼到佈告欄上讓大家欣賞。

這樣用心地教課,使老師的課堂秩序良好,少有學生缺課。有家長問:妳是如何辦到的?(How do you make it?) 別班的老師也來觀摩。

老師提到,剛開學時,學生間會傳:不要選李老師的課,李老師最囉唆了!當上了別的老師課發現很無聊時,又都跑到李老師的課堂。老師曾花很多時間精力收集文化教材。還會安排戶外教學如參觀博物館,學校也會舉辦「國際節日」(International Festival),所有外語系都上台表演。這時就能充分展露老師編舞、配樂、教導學生跳中國舞的才華。

美國中文教學趨勢

近年來全球興起的中文熱,談話中老師也提到美國政府因兩個事件後,強力推行中文教育:一是九一一後的反恐,另一是李文和間諜事件出賣美國機密文件,使美國決定從根做起,自己培育中文人才。美國國家安全局2003年與高等教育司合作國家安全教育計劃,由國會編列預算,從幼稚園起到大學四年建立完整的中文教學體系。因此中文教學漸成為外語教學的主流,老師鼓勵華裔後輩子弟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以此為志業。

李敏慧老師年過七旬,仍保持端莊的儀態,細嫩的肌膚和貴婦式的髮型,搭配簡潔大方的穿著,談話誠懇率直,甜美的音調還不時帶些嬌氣,這讓我推想老師年輕時就像早期電影「羅馬假期」(Roman Holiday, 1953)中的奧黛麗荷本,教養良好卻又不失純真俏皮。其實老師形容自己是外柔內剛,一旦決定的事就要做好,不輕言放棄,也堅守原則。

如今老師退而不休,積極推廣中文教學,曾擔任紐約州教育廳中文教師執照考試審題委員及閱卷評分委員、亨特學院中文講師及暑期「星談計劃」(STAR- TALK)指導教師。現在積極籌劃的「與華裔家長及學生談心」一書也即將面市。


李老師與紐約台北經文處文化組郭秋義博士、劉瓊琳小姐(左)合影。(攝影/史靜 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