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毒餃案偵破 北京向鳩山釋善意?

標籤:

【大紀元3月29日訊】自由時報駐日特派員張茂森/特稿

兩年前在日本發生的中國冷凍毒水餃事件,中國警方日前宣布逮捕下毒嫌犯,表面上看來,造成的日中關係最大障礙的毒水餃事件似乎迎刃而解,但問題也許不那麼單純。日本國內輿論認為中方在「事件發生兩年後逮捕嫌犯」,好像是有意對日本暗示「事件已經解決」,希望鳩山首相能早日訪中,中國國內甚至有人懷疑,被捕的呂月庭「可能是被用錢買來的替死鬼」。

破案時機點巧妙

兩年前1月在日本造成十人中毒的毒水餃事件發生後,中國製食品不但全數從日本市場下架,也嚴重傷害到日中關係。事件初期中方不承認水餃是在中國被下毒,公安當局發布「在中國境內被下毒的可能性極小」,因為「經調查後,生產線與輸送線沒有被下毒的痕跡」,同時「工場有監控攝影機,沒有下毒的機會」,暗示下毒的人也有可能是日本人,日方認為這是中國在考慮外交得失,而企圖將責任轉嫁給日本。

由於日本警方經多次鑑定,水餃內的有機磷殺蟲劑,並未在日本國內流通,水餃外袋也沒有穿洞,進而排除在日本遭下毒的可能性。因為雙方的對立,日本消費者進一步抵制中國食品,日中關係也受到影響。

對於中方原先極力否認在中國境內遭下毒,兩年後卻突然閃電宣布逮捕下毒嫌犯,日本國內輿論感到非常納悶。媒體首先介紹中國的「天涯論壇」網站上有人說:「這是警察為了面子,出錢收買犯人頂罪,根本就是替死鬼。」也有人表示:「做惡的人為什麼都是一些臨時工?日本會相信嗎?」

為日相訪中鋪路

日本讀賣新聞甚至以大篇幅報導,「這是中國實現鳩山首相訪中的手法」,報導中指出,在中國警察甚至已經停止偵查的時候,突然發布逮捕嫌犯的消息,極可能是中國胡錦濤主席的強烈要求,目的是為了「開一個方便之門」,讓鳩山首相在4月30日上海世博開幕時訪中。

相對的,中國也為今年5月預定訪日的溫家寶總理,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並以「逮捕下毒嫌犯」,將毒水餃事件歸究到「個人行為」,與中國製食品的安全問題無關,以利中國食品重開在日本的市場。

今後日本警方將派員到中國參與事件的調查,中國方面對於日方要求的毒物分析等資料,到底能提供多少,頗受日方的注目,日本國民對中國食品是否繼續抵制,還要看今後的發展。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大陸回收日毒餃子派給員工
中國召回毒餃子 竟轉給鋼廠員工當福利
新型「出口轉內銷」日毒餃子變中國人福利
日毒餃案系中國廠家臨時工投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