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他逝世:讀者文摘創始人華萊士

游亞殷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是當前世界上最暢銷的雜誌之一,現在已發展至50個版本,以21種語言印刷,於世界60多個國家發行。《讀者文摘》的創刊人叫德威特.華萊士(DeWitt Wallace)。

1889 年,華萊士生於巴西聖保羅,青年時代曾當圖書推銷員。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華萊士在戰場上負傷,在醫院住了近半年。療傷的日子裡,華萊士先生閱讀了大量雜誌,他覺得真正感人的文章未必要有華麗的語言或深奧的觀點,例如《星期六晚報》《浮華世界》和《史克萊納》雜誌上的簡潔文章更能讓他放鬆心情。

華萊士同時發現,很少人有耐心看那麼多雜誌,從而悟出把這些文章摘錄及濃縮後出版的念頭。
通過大量的練習,華萊士探索出了一類做文摘的方法。1920年,他把這個想法付諸行動,把各類精選文章輯錄成《讀者文摘》樣本,展示給美國各大出版商。可是華萊士的理念全遭拒絕,沒有人願意出版。

華萊士沒有放棄,於是與妻子莉拉.艾奇遜.華萊士(Lila Acheson Wallace)決定自行出版。
1922年2月出版了第一期《讀者文摘》問世,創刊號印刷了5000本,訂價25美分,以郵寄方式送往1500個付款訂戶。

1929年,《讀者文摘》開始批給報攤及零售商發售,到了1935年,《讀者文摘》發行量已達到一百萬冊。2004年,美國的銷量已達一千萬冊。

《讀者文摘》雜誌的風格以溫情和人性見長,董事長湯瑪斯.雷得說,《讀者文摘》受歡迎,「大概因為它是一本夢一樣的雜誌,鼓勵人們更好地生活。」

另外《讀者文摘》不追求過眼雲煙一樣的熱點,華萊士認為,只有人性的東西才能征服人心,《讀者文摘》在平淡中蘊藏真善美,在人文關懷中溫暖讀者的內心,撫慰著人們的心靈。
1981年3月30日,華萊士辭世。

面對互聯網的興起和讀者群老化問題困擾,《讀者文摘》面臨財政困難,於2009年8月同意申請破產保護。@*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影星克里斯托弗.里夫(Christopher Reeve)是許多人心目中的英雄,其原因不只是他所飾演的《超人》在螢幕中打擊罪惡的形象,更令人欽佩的是他在癱瘓之後,所展現的堅毅與勇氣。
  • 在訴說愛與思慕的作品中,蕭邦仍信守內在理性的制約,樂章淡雅而內斂,喜悅卻不渲染,沉鬱而不憂傷。相較於其他浪漫派音樂,蕭邦的創作多了幾許深度和力量,敲動人心靈最深處。
  • 在辛亥革命以前的幾次「倒孫」風波中,黃興以「成事不必在我」的信念,堅定地拒絕名利的誘惑,其大公無私和忍讓顧全的態度,贏得了多數民國元老乃至於後世人的敬重。
  • 李小龍的一生宛如一則傳奇,在螢幕上他是民族正義的化身,中國功夫電影的始祖,他的生命雖如閃爍的流星一般短暫,但直至今日,他的魅力仍然不墜、依舊閃閃發光,讓人們對他緬懷不已。
  • 里根的總統任期影響了美國1980年代的文化,使得1980年代也常被稱為「里根時代」...
  • 由於凡爾納知識非常豐富,他作品的描寫多有科學根據,加上故事生動幽默,妙語橫生,又能激發人們嚮往探險的熱情,所以一百多年來,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讀者的歡迎。
  • 恩佐以「車隊指揮」聞名賽車界,「法拉利」的車手經常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大賽中勝出,幾乎歐洲的每一項主要汽車賽,「法拉利」車手都曾奪冠。
  • 哥白尼不能親眼目睹自己的著作問世,但往後幾百年的人們都見證了他的學說是劃時代的理論,改變了當時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 (shown)

    在經歷重重災難後,柏楊仍以寬厚的胸襟認為他不是天下最苦的人,「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比我更苦,這是民族的災難,時代的災難,而不是某一個人的災難。回顧風沙滾滾的來時路,能夠通過這些災難,我比更多的中國人要幸運得多,使我充滿感激之情。」

  • 1891年,德國醫學家貝林Emil von Behring(Emil Adolf von Behring)開發出一種抗毒劑,抑制已釋放到患者體內的毒素。這項發明最終使得白喉病被征服,而貝林也因為對白喉治療的貢獻,於1901年獲得首枚諾貝爾醫學獎,並被封為貴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