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史上首場 大選電視辯論15日轉播

人氣 1

【大紀元4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12日專電)英國選舉史上第一場電視辯論,15日晚間將登場,包括首相布朗、保守黨黨魁卡麥隆及自由民主黨黨魁克萊格,將說明政策內容,搶攻選票。

英國雖然是民主大國,但舉辦大選電視辯論卻是頭一遭,較美國晚了50年,比加拿大慢了42年,甚至落後伊朗。

政治評論專家指出,3位主要政黨領導人的電視辯論,不僅是劃時代的歷史性一刻,也將對激烈的大選發揮決定性的影響。

專家以1980年美國大選為例,當時雷根(RonaldReagan)與卡特(Jimmy Carter)兩人選情激烈,不相上下,直到大選前一週舉行電視辯論,8000萬人收看,雷根的支持率扶搖直上。

英國大選將於5月6日舉行,競選期間共將舉行3場電視辯論,15日晚間由「獨立電視台」(ITV)轉播,全長90分鐘,3位候選人將以國內事務為辯論主軸。

第2場電視辯論由「天空電視台」(SKY)於22日晚間轉播,全長90分鐘,辯論主題集中在外交事務;第3場辯論29日晚間由「英國廣播公司」(BBC)轉播,也將進行90分鐘,辯論主題集中在經濟事務。

根據民調,44%的受訪民眾看好口才便給的卡麥隆(David Cameron)在電視辯論的表現,對布朗(Gordon Brown)有信心的則只有22%。

專家表示,布朗如果「開低走高」,表現優於外界預期,反而可能「反敗為勝」。

工黨自1997年執政以來,在前首相布萊爾(TonyBlair)帶領下,連續在3次大選獲勝,創下歷史,布朗自2007年6月出任首相,原本他最自豪的經濟表現,因金融危機衝擊,工黨的支持率也逐漸下滑。

根據調查,經濟是選民最關切的議題,其次是醫療保健等公共服務;目前英國政府的預算赤字占國內生產毛額(GDP)11.8%,新政府如何減少赤字,但又不讓公共服務品質下降,是一大考驗。

雖然多項民調顯示,保守黨的支持率領先工黨,但幅度在10個百分點內擺盪,保守黨恐難成為國會多數黨,入主唐寧街也有變數,如何爭取更多選民認同與支持是各主要政黨爭取勝選的重要關鍵,近日各政黨將陸續端出更多「政策牛肉」。

相關新聞
英國大選開戰 前途充滿變數
雙英25日辯論 台府拒提供談判資料
英保守黨娘子軍搶進國會  衝浪酷姐入列
英大選將屆  8華人參選  破天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