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睽違73年 安平12軍伕墓史實公諸於世

人氣: 24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市2 日電)何亦盛、李昌盛、許恭來今天在台南市安平區12軍伕墓前獻上菊花,悼念73年前在中國大陸陣亡的戰友,這些人都是安平人,也是中日戰爭爆發後,第1批被日本軍徵召參戰的台灣人。

92歲的何亦盛回憶,「當時日本徵召台南市安平人開赴中國大陸參戰,1 個月薪資高達45日圓,比一般日本兵多出7倍,很多安平人都加入日本軍的行列」。

他說,安平人曬鹽扛鹽,身強力壯。那時候日本兵每個月薪資只有6 日圓,安平人參戰的薪資較日本兵高出7倍;何亦盛說,當時很多安平人都結伴參戰。

1937年,400 多名安平人隨日軍赴中國大陸參戰,其中很多人服役數個月就被送回台灣,何亦盛算是體能不錯,服役滿2年才返台。

何亦盛說,當時日軍可能是怕安平人參戰死亡太多,影響台灣其他地區徵召,所以對安平人的要求,沒有日後參戰的台灣兵嚴厲。

說來幸運,這批安平人只有10多人死亡,其餘人安全返台,其中陣亡的12人就被日本當局建墓立石柱紀念,一面撫慰家屬,一面宣揚武勇愛國意識。

史料記載,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軍敗象已露,軍力吃緊,當時共有逾20萬名台灣人被徵召參戰,約 5萬3000人陣亡或失蹤,其中2 萬8000人被奉祀在日本東京靖國神社,其他人就淹沒在歷史洪流中。

不過,台南市安平人參戰就僅有1937年那一次,後來的8 年中日戰爭,安平人都未出征,12軍伕墓也被人遺忘,僅有家屬後代及同袍祭拜。

台南市副市長洪正中今天特地上香祭拜,這也是12軍伕墓建墓以來首次的公開祭拜活動,也讓當年的這一段史實公諸於世,紀念這批戰死中國沙場的安平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