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上調全球增長預期

標籤:

【大紀元4月22日訊】(美國之音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全球經濟復甦情勢好於預期,但是各國經濟活動的恢復速度不同。該機構認為,增長前景相對疲弱的發達經濟體在繼續實行支持性政策,以維持增長和就業的同時,亟需明確中期財政整頓戰略;而引領復甦的新興經濟體應審慎退出寬鬆貨幣政策,並管理資本流入。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最新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上調了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報告預計世界產出在2009年收縮0.5%之後,將在2010年增長4.25%。

與此前各方面的預期一樣,該機構認為中國等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仍將是推動全球經濟復甦的主要力量,其2010年至2011年的整體增長率將超過6.25%。國際貨幣基金在4月21日發佈的最新預測顯示,中國經濟今年將增長10%,印度也將實現8.8%的高增長率。

*復甦步調將不均衡*

但是,該組織認為,全球各經濟體復甦的速度步調仍將是不均衡的。與中、印等新興經濟體強勁增長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發達經濟體的復甦仍然乏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首席經濟學家奧利維爾.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說:“復甦已經顯現,並且在鞏固之中。但是我們認為全球復甦是不同步的。看看發達國家,它們恢復了增長,但是增長力度卻不足以彌補危機中損失的產出。因此,它們在增長,但是失業率下降的速度卻非常緩慢。從這方面講,其復甦是乏力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研究部門主管布蘭查德說,在美國,危機前曾是經濟增長主要動力的消費者變得更為節儉;在歐洲,虛弱的銀行部門限制了信貸供應;而在日本,通貨緊縮再度顯現,導致利率升高,為本已虛弱的復甦蒙上了一層陰影。

*歐元區增長前景不看好*

在發達經濟體當中,美國的狀況好於歐洲和日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此次將美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從1月估計的2.7%調高到3.1%。這個預期與多數私人機構的預測大致相同。

相比之下,歐元區的增長前景最為黯淡。該報告預計這16個歐洲國家2009年經濟產出僅能實現1%的增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對於發達國家而言,目前最為緊迫的挑戰來自財政方面的風險。該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布蘭查德說,危機初始階段最大的風險在於需求可能崩潰,並導致大蕭條,因此財政方面的刺激相當重要。他說,這樣的情況得以避免,但是其他風險卻冒了出來。

他說:“目前的風險在於其他方面,也就是財政方面。這方面的風險是,由於危機使得財政收入減少,導致預算狀況更為糟糕。一些國家處於滑進債務爆炸和利率上漲這個『惡性循環』的邊緣。因此,我們需要將工作重心轉向財政整頓。這在一些國家比較容易,而對另一些國家而言則比較麻煩。”

*新興經濟體面臨泡沫化挑戰*

這份報告認為,由於危機中積累下大量的公共債務,很多發達經濟體的退出政策需要強調財政整頓和金融部門的修復。該組織認為,從近期看,由於復甦脆弱,今年計劃實施的財政刺激應該得到充分實施,但風險溢價大幅上升的國家則需要開始財政整頓;從長遠看,如果宏觀經濟取得預期進展,多數發達經濟體應該在2011年開始進行財政整頓。

新興經濟體則面臨不同挑戰。布蘭查德認為,一些新興經濟體面臨大量資本流入帶來的風險。他說,總體上看,資本流入是好事,因為這表明投資者認為這些國家經濟表現良好;但另一方面,這也可能帶來泡沫化風險,因此應當妥善運用資本管制等宏觀調控手段加以應對。

相關新聞
空中交通亂  全球財政領袖週末如期集會
高盛案波及 避險基金公司鮑爾森安撫投資人
幸福理財爭霸站登場   讓小學生「玩電玩、學理財」
校園性侵家長究責  校長獲判無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