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迪熊醫院門診 小朋友不再怕看醫生

font print 人氣: 286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5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鄭念竹報導)「泰迪熊醫院」是規模最大的國際著名兒童醫療人文教育活動。5月10日,德國柏林沙里泰(Charité)大學醫院(菲爾紹臨床醫療中心)進行了一系列的泰迪熊寶寶診療活動,透過小朋友帶著熊寶寶看病的過程,達到不害怕看醫生的目的。

當天,小朋友帶著自己的熊寶寶,在醫學院輔導人員的協助下進入診療室,由醫學生扮演的醫生詢問病情,並進行耳朵和喉嚨的例行檢查,此時醫生姊姊(哥哥)配合熊寶寶的病情,告訴小朋友他的熊寶寶生了什麼病,所以要進行相關的檢查。骨折的熊寶寶則由醫師在診療室,使用紗布、小木棒等為熊寶寶包紮。最有趣的是,實際幫熊寶寶照了模擬骨折、上呼吸道感染等的X光片,並在診療室由醫師運用X光片為小朋友進行解說,讓小朋友有最真實的體驗和對疾病的瞭解。

「泰迪熊醫院」是一個全球性的活動項目,以獨特和互動的方式給入學前的小朋友與醫學院的學生共同體驗醫院氣氛。它讓入學前的小朋友在遊戲中瞭解就醫流程以及豐富的衛生知識,同時減輕小朋友對看醫生、打針、吃藥的恐懼;醫學系及藥學系學生亦藉由活動的規劃與執行,充分瞭解醫療流程及體驗診療溝通,達到醫學人文培育的目的。


5月10日,在德國首都柏林沙里泰大學醫院的
「泰迪熊醫院」,一名醫學院學生和奧拓(左)
由醫生姊姊運用X光片為小朋友進行解說。(AFP)


5月10日,在德國首都柏林沙里泰大學醫院的
「泰迪熊醫院」,萊奧妮(左)協助一名醫學院學生
為小熊寶寶動手術。(AFP)


5月10日,在德國首都柏林沙里泰大學醫院的
「泰迪熊醫院」,麗莎(右)協助一名醫學院學生
為小熊寶寶動手術。(AFP)


5月10日,在德國首都柏林沙里泰大學醫院的
「泰迪熊醫院」,盧卡斯 (左)協助一名醫學院學生
為小熊寶寶動手術。(AFP)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的聽眾黃小姐問我:「幾天前,去看醫生,量了血壓竟有135-140mmHg。真不敢相信,之前一個月,都還正常。在一天中,自己量了10次,大概都在135上下。這讓我很害怕,之後就覺得這也痛,那也不舒服的。」
  • 在北歐國家,中國人生病時感覺最大的問題是見醫生難。儘管每個社區都有醫療中心,但是通常只接待有預約的病人,而像中國大陸直接去門診這種方式很少見。所以平時應該準備有當地醫療中心的電話號碼。感覺需要看醫生時,至少提前一週預約(特殊情況至少提前一兩天),否則臨時去醫療中心等待,等很久也不一定能見到醫生。
  • 大年初四,部分醫療院所已經恢復門診,恢復看診第一天,求診病患還不少,大都是過年暴飲暴食引發急性腸胃炎,還有天氣冷,出遊塞車,很多人泌尿系統發炎,今天趕快到醫院看醫生。
  • 我現在是大學四年級的學生,講到看醫生的經歷,腦中馬上就浮現起了我高二生的那場怪病及其治療過程
  • 由於妻子不斷督促他們去看醫生,已婚男人可能比單身男人更長壽。德國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婚姻關係會給男性帶來諸多益處。
  • (據台視新聞報導)很多民眾有失眠困擾,這其實和廣泛性焦慮症息息相關!台灣有慢性焦慮的人口達到106萬,年輕人因為工作壓力,也有更年期婦女經常性感覺焦慮和煩躁,如果這種症狀持續六個月,就要去看醫生了!想擺脫焦慮,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正面思考!
  • 雖然部份專家已經宣佈經濟復甦正取代衰退,但根據招聘網站Monster.ca的在線訪查,加拿大許多職員仍感受到巨大的工作壓力,因此常常會選擇帶病工作。
     
    據報導,共有6174名人士參與了這項網上調查,調查問題為「你是否會帶病工作?」 共有61%的被調查者承認,他們會帶病去工作,而不是呆在家裏修養或去看醫生。
     
    超過四分之一(26%)的參與人士選擇的理由是,「在這個經濟大環境下,我害怕失去工作。」
     
  • 最近的一則調查報告顯示,第一次生孩子的女性比以前生過孩子的女性體重更可能增加,而且增加值比推薦值還要多。
      對於准媽媽們來說,在分享懷孕經歷或去看醫生秤體重的時候,她們反復愛講的話題就是體重增加了多少。
      加拿大統計局週三發佈的這個報告中指出,相對高比例的年輕的,較少受教育的土著居民,在她們懷孕的時候,體重增加得比推薦值要大。
      報告中發現,如果女性懷孕時,體重增加得比推薦值高,那麼,在超重女性中佔到 55%,在正常體重的女性中佔了41%,在低於正常體重的女性中占26%。
      體重增加比推薦值低的女性更可能生一個比足月兒正常體重值低的嬰兒。
      懷孕期間體重增加值比推薦值高的女性,在嬰兒出生5~9個月後,她們的體重增加得也多——平均約10磅,而體重增加值在推薦值中的女性,這個平均值約4.4磅。
      在調查時,懷孕期間體重增加的推薦範圍是採納1990年醫藥研究所的推薦值。對於孕前體重指數小於20的女性,這個推薦範圍是27.5~40磅;孕前體重指數在20~27的女性,推薦範圍是25~35磅;孕前體重指數大於27.1的女性,推薦範圍至多約25磅。
      這項調查是2006年有過的懷孕經歷的,在15歲和15歲以上的5554個女性中進行的,她們的孩子出生在加拿大。大部分母親在產後5到9個月接受調查的。
  • 官恩娜(Ella)前日出席活動時被發現其手臂被蚊叮留下多處紅痕,原因是其住所花園有蚊患,需要清理積水,笑言經常被痕症困擾,令致周身痕。問有沒有找醫生男友診治?她表示:「我有看醫生搽藥膏,但藥膏沒甚效用,我好變態的會用熱水燙蚊痕解癢。」問及會否要她的男友?Ella表示:「我們沒有同居,不過如果同居會少了蚊咬我,因為不只攻擊我一個。但我不想同居,唯有獨自捱蚊咬。不會為了蚊而結婚,結婚是一生一世的。」
  • 4月初,一位在廣東東莞經商的台商,打越洋電話問我,他的2歲兒子在湖南旅遊時被感染發燒,回到東莞看醫生後住院,醫生說是口足病。問我有沒有危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