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中年樂活族:持續探究自我優勢

高橋祥友(Yoshimoto Takahasi)

人氣 2
標籤:

話說回來,我又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我並非生長於醫生世家,因此從未感受到周遭逼迫進入醫學院的壓力。

相反的,高中時期是以文科為志向,曾認真考慮過以研究平安時期的文學為終其一生的目標,經過了那麼多年,我甚至還能隨意背出『源氏物語』的任一章節。

不過,當時正值大學紛爭運動,這股影響力也蔓延到高中學校,暫時停課及考試,而課堂討論卻仍持續進行著。

原本沈醉於夢想的我,也開始煩惱起『光只是研究源氏物語,能夠賴以維生嗎?又能對社會有什麼貢獻呢?』,這正是青春期對自我認定的追尋。

當時拜讀一連串佛洛伊德的著作,不知道究竟瞭解到何種程度,卻也觸及到潛意識的概念,這對我而言是非常大的衝擊,因為支配著自己行動的,居然是下意識。

他人的想法原本就難以瞭解,而比這更像謎一般難以捉摸的卻是自己。因此,開始對研究人類充滿興趣,也對自我抱持著極大興趣,或許當時的我還無法瞭解其深奧部分,但卻被帶領到精神醫學這個未知的世界。

後來才發現,原以為近在眼前,卻是距離最遠也最難以瞭解的,其實是自己,這樣的想法不僅是當時才有,至今亦然。對研究人類的興趣,或許就是源自於對自我的好奇,即使是現在,當我遇到病患的問題時,也會常反思自身。

身為精神科醫生,經常會遇到超乎我貧乏想像力的誇張事情,也常覺得人類真是不可思議的存在,但至少在十幾歲時選擇當精神科醫生這件事,對於我的人生路程來說並不算太大的錯誤吧。

隨即大學畢業,完成精神科研修之後,便前往山梨醫科大學就職。那是個距離東京不遠的地方,位於富士山北麓,擁有一大片名為青木原樹海的原生樹林。

自古以來便是密教修行者修業的地點,而自從松本清張的作品『波之塔』成為暢銷小說之後,這座森林所隱含的另一大意義也變得全國皆知了。

在小說的最後一幕中,主角獨自進入了森林裡,藉由自殺的暗示來結束此片。在小說成為暢銷書之後,青木原樹海這片森林,便流傳著一旦進入就出不來的傳說,且成為自殺的知名地點。

我在山梨醫大任職期間,也曾治療過一些企圖進入樹海自殺未遂,但卻因此而喪失記憶的病患。

究竟為什麼那麼多人都選擇同樣的地點自殺呢?自殺未遂卻因而喪失重要記憶,其背後隱藏著什麼意義呢…等種種疑問不斷湧現,也因為身為精神科醫生,比誰都還強烈關心預防自殺的重要。

不過,能比一般精神科醫生更深入此這個領域,正是待在山梨期間這一連串經歷所賦予的契機吧。

1990年後半時,隨著日本自殺事件的激增,我的研究也逐漸獲得不少評價。

此時,防衛醫科大學也致電邀請我前往任教。如果能夠在單位的生理衛生方面上盡一己之力,對我而言真的是至上的榮耀。

儘管已經是2002年的事情了,但這份工作讓我充滿充實感,也非常感謝給我這個機會的單位。

我個人的生活方針並沒有足以自豪的特別之處,但就像某作家的名言一樣『深掘自我,泉水必湧』,靠著這份想法生活著。

雖然偶爾也會有期待落空的情況出現,但若能從中尋找自己能力所及的部分,一定能發覺到有趣的地方。憑著這份努力,自然而然就能找到下一步該怎麼走了。@(待續)

摘編自 《下一站,不再為公司而活》 大好書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與巴菲特共進午餐(8)
經理人的二十四堂必修課(8)
21世紀綠能新經濟力(2)
21世紀綠能新經濟力(3)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