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艦」事件 國際目光聚焦中國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5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文龍韓國首爾綜合報導)天安艦沉沒事件的調查結果公佈以後,澳洲、日本、美國、歐盟(EU)、北約組織(NATO)譴責北韓的聲明不斷湧現,而中共當局的消極應對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和不滿,調查結果公佈之前,中方一再強調「要進行科學、客觀的調查。」,調查結果公佈以後,中方除強調「各方應冷靜克制」以外,沒有做出國際社會希望看到的反應。

中共大使為北韓「滅火」

中共駐韓大使張鑫森17日訪問韓國國會,張鑫森在會見民主黨領導人的時候表示:「似乎沒有確鑿證據證明天安艦沉沒事件的肇事者是誰。」張鑫森稱,韓國政府進行的調查應有確鑿的證據,而且證據日後也要經得起考驗。在沒有確鑿的證據之前,要克制揣測。

張鑫森的此次訪問被認為是別有用心,按慣例,外國大使進行上任問候時通常會同時拜訪朝野政黨領導人,或者先會見執政黨領導人,然後再會見在野黨領導人,張鑫森卻只訪問了在天安艦沉沒事件上與其立場相似的在野黨。

據韓國媒體報導,5月21日,首爾的一位外交消息靈通人士和韓國政府負責人表示:「中國在韓國政府公佈天安號調查結果之前,就向各國表達了『反對將天安艦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的立場。」

這位消息靈通人士表示:「從幾週前開始,首爾的中國官員就對各國駐韓外交官員表示將天安艦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有可能會刺激(upset)朝鮮,因此不是一個很好的方案(not a good idea)。」

這位消息靈通人士補充稱:「在天安艦問題上,中國官員反反覆覆一直強調以下三點。1韓國不應過急處理,而應冷靜處理;2應證明天安艦調查是科學、客觀的;3一定要維持韓半島的和平和安全。」

各界關注中方回應

中方20日通過外交部發言人發表評論稱「各方應冷靜克制」後,沒有做出國際社會希望看到的反應。對此曾發起《北韓人權法》的美國參議員薩姆‧布朗貝克21日表示:「對中國的態度感到極其失望。他們應該立刻譴責北韓並參與對北制裁。」

日本官房長官平野博文在20日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希望中國政府也認識到天安艦沉沒事件是一起重大事件。我認為中方也應發表譴責聲明。」這是日本政府官方評論史上非常罕見的高強度評論。 由此可見,整個國際社會都一致向中國施壓。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5月21日在記者會上說: 「對天安艦事件,將會與中國進行高強度協商。」 「我在這裡明確表示,此次事件不是地區安全問題,是需要通過國際合作進行應對的國際問題。將在一週內做出具體決定,以使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對北韓的行動表示擔憂。」

希拉里23日抵達北京,在同中方討論兩國懸案的兩天時間裏,她還將提出天安艦沉沒問題。

韓國政府決定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有關「天安」艦的議案。韓國媒體援引政府高層官員的話說,韓國之所以傾注外交力量,是因為當前的措施不足以制裁朝鮮。

對此,對聯合國決議案具有否決權的中共當局,最終會做何種選擇,將會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南韓天安艦沉沒 北韓流傳當頭棒喝說法
天安艦事件 台外交部呼籲南北韓理性解決
南北韓強硬對決 關鍵時刻現「盟友」
劉曉:朝鮮,是這樣一個國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