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發現57座具宗教色彩木乃伊古墓

font print 人氣: 32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5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郭靖康編譯報導)埃及古物最高委員會表示,埃及近日挖掘出57座古埃及墓穴,內部大都是有著華麗彩繪的木質棺材,內含一具木乃伊,最古老的可追溯至西元前2750年。這批古墓的出土對幫助人們了解古埃及人宗教信仰提供新的曙光。

墓地發現於開羅以南70英里(100公里)處法尤姆省的拉霍恩地區(Lahoun),它們分別隸屬於不同歷史時期。

最老的古墓為第一和第二王朝時期,當中12座是埃及第18王朝,該王朝是古埃及歷史上最強盛的王朝,於西元前二千年統治著埃及。

屬於第18王朝的木乃伊身上都裹著亞麻布,上面以摘錄自「亡靈書」中的宗教經文和古埃及諸神的繪畫為裝飾。

根據文獻記載,古埃及人深信人死後還有來生,認為完整的屍體是靈魂在來世棲息的必要場所。因此,他們對死後保存屍體和對生前保持良好健康同等重視;製作木乃伊於是成了古埃及特有的傳統。這群考古專家的隊長埃迪(Abdel Rahman El-Aydi)表示,古埃及人還相信,這些宗教經文可幫助死者穿越陰間世界,順利投胎轉世。

在最老的墓穴中,有一個古墓幾乎是完整無缺,所有的殯葬設備、木質棺材及用亞麻布包裹的木乃伊都仍然完好地保存著。

另外31座在西元前2030至1840年左右,這些古墓出現古埃及不同神祇的彩繪,諸如鷹頭人身的荷魯斯、哈托爾女神(Hathor)、羊頭人身的坎哈姆神及阿蒙神。

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在「世界文明瑰寶」展覽單元描繪道,西元前三千年,孕育於尼羅河邊的埃及文明,被稱為「尼羅河的贈禮」,隨著尼羅河每年周而復始氾濫的自然變化與人民定期遷移的結果,造就出古埃及人再生復活與生命永恆的信念。木乃伊的製作、亡者之書的撰寫、彩繪圖案的幻化、多神崇拜的信仰、象形文字的書體與塑像雕刻的古拙形象,皆訴說著古代埃及人物質與精神世界的融合、今生與來世的延續思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方尖碑是戰勝國最好的戰利紀念品,由於文物掠奪,方尖碑散見世界各地,而方尖碑的故鄉埃及卻所剩無幾,其中世界上最大的方尖碑依然靜靜臥在尼羅河畔的花崗岩石堆中。歷史,讓創造方尖卑的埃及人的心情,似乎像這巨石一般沉重。
  • 二座命運各異的方尖碑,在三千多年前誕生時,是由一塊埃及巨形玫瑰色花崗岩雕琢而成,一左一右守護在埃及路克索阿蒙神殿的大門兩側。直到一八三一年其中一座贈送給法國國王,從此方尖碑孿生兄弟一分離就是一百七十年。
  • 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個距今三千五百年的古埃及首相陵墓的通往陰間之門。
  • 16個國家的代表聚集在埃及的開羅展開2天會議,討論如何取回被竊取到海外的古代文物的問題。
  • (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7日專電)英國媒體報導,在埃及開羅舉行的1項國際會議,16個國家計劃簽署宣言,要求包括大英博物館等博物館歸還古蹟珍寶。大英博物館表示,還未收到埃及政府的正式要求。
  • 新疆烏魯木齊塔里木盆地流沙中所挖掘出的數百個保存完好的木乃伊是20世紀考古界最重大的發現之一。日前,橙縣寶爾博物館(Bowers Museum)開始展出這批考古發現中的寶貴文物。展覽將持續到7月25日為止,不要錯過這得以一窺珍寶的機會。
  • 】據美國媒體日前報導,埃及考古學家近日在巴哈利亞綠洲,距開羅西南部約300公里,一處墓葬群中發現一具造型獨特的女性木乃伊棺墓。這是首次在埃及拜哈里耶綠洲發現古羅馬時代的木乃伊。
  • 在上週召開的一個國際會上,來自16個國家的代表簽署了一項聯合聲明,要求曾經擁有從這些國家掠奪或者盜竊的文物的國家歸還文物。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大英博物館成為這一聯署的主要目標,埃及要求歸還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羅塞塔石(Rosetta Stone),中國要求歸還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從圓明園掠奪走的寶物。
  • 經濟地理中對於經濟區域的規劃,首要的一個自然因素和條件,就是水。水是大地母親對人類最珍貴的禮物。人類的文明歷史中水扮演最重要的角色。所有人類文明都發生在江河湖海附近,並非偶然的湊巧。兩河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華文明莫不如此。有水,才有生命,才有文明,才有人類的發展和延續。
  • 吉林大學的科學家對中國現存最早的木乃伊乾屍經過DNA研究後表明,東西方人早在距今約4000年或更早就已經發生血緣融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