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國聯署要求歸還文物 大英博物館壓力增

人氣 553

【大紀元4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成綜合報導)在上週召開的一個國際會上,來自16個國家的代表簽署了一項聯合聲明,要求曾經擁有從這些國家掠奪或者盜竊的文物的國家歸還文物。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大英博物館成為這一聯署的主要目標,埃及要求歸還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羅塞塔石(Rosetta Stone),中國要求歸還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從圓明園掠奪走的寶物。

據《每日電訊報》報導,在開羅召開的這次國際會議上,埃及最重要的考古學家之一、埃及文物最高理事會(Supreme Council of Antiquities)主席哈瓦斯(Zahi Hawass)呼籲與會各國聯合起來追討文物。哈瓦斯承認目前追討流失文物的行為不受到國際法律的支持,但是他認為各國合作會增加追回文物的可能性。

他表示,「讓我們所有的國家聯合起來,而不是埃及孤軍奮戰,讓我們列出一個清單」,「我們需要合作列出一個清單,然後努力,直到把這些東西要回」,「不要管法律問題,重要的標誌性文物就應該在它們的祖國,就是這樣」。

大英博物館成為與會國家追討文物的一個主要目標。埃及要求追還的文物是羅塞塔石。但是這一要求曾經遭到拒絕。大英博物館的發言人表示他們目前還沒有收到埃及發出的永久歸還羅塞塔石的正式要求。但是他們已經收到了埃及文物最高理事會的要求,希望能夠在2012或者2013年吉薩(Giza)新博物館開館時短期租借這件文物。

希臘要求大英博物館歸還埃爾金大理石雕(Elgin Marbles)。這些帕特農神廟的大理石浮雕在19世紀初被英國外交官埃爾金從奧斯曼帝國買下,切割後運回英國。後來被英國王室買下,放在大英博物館。希臘曾多次要求英國規劃,但都遭到拒絕。

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其收藏的中國文物可以追溯到1753年建館時期,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3萬件,長期陳列的有約兩千件。大英博物館的第33號廳是專門陳列中國文物的永久性展廳,與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和印度展廳一樣,是該博物館僅有的幾個國別展廳之一。

大英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包括東晉畫家顧愷之《女史箴圖》的唐代摹本。這幅畫作曾經是乾隆皇帝的案頭愛物,藏在圓明園,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這幅畫被英軍從圓明園中盜走。1903年被大英博物館收藏,目前存放於該館的一個密室中,只有特別的專家才有可能看到。據稱,南京師範大學敦煌學研究中心藝術研究室主任謝成水2002年曾偶然在該密室看過這幅摹本,當時在登記冊上只有上個世紀20年代兩個日本人來現場臨摹過的記錄。

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價值連城的中國文物還包括敦煌壁畫、波羅密佛經的最早版本、宋羅漢三彩像、宋明名畫,45卷《永樂大典》殘卷等。


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法新社)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多國擬簽宣言追討珍寶  大英博物館壓力增
國際特赦:Shein潛在IPO將損害倫敦證交所名聲
歐盟高層對新任領導人名單達成一致
擔心美國制裁 中國銀行暫停與俄羅斯實體合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