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首次英大選無政黨得票過半 首相難產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5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7日專電)英國大選開票逾15個小時,3大政黨獲選的席次都未能過半,新國會陷入自1974年以來首度無多數黨的僵局,得票最高的保守黨與執政13年的工黨對執政權互不相讓,新首相難產。

商業大臣曼德森(Peter Mandelson)說,究竟最後由誰出任首相的爭議,可能需要數日才能解決,「大家要有耐心靜候結果。」

今年英國國會下議院共有650個席次改選,政黨想取得執政權,必須獲得至少326個席次,才能入主唐寧街。

根據到今天下午1時25分的最新開票結果,保守黨獲得298席,工黨253席,自由黨54席,其它政黨27席。開票作業仍在進行中。

根據英國憲法,一旦國會出現無多數黨的情況,現任首相有權優先籌組聯合政府。

保守黨黨魁卡麥隆(David Cameron)計劃稍後公布他籌組新政府的具體計劃。

選前在電視辯論表現突出,人氣扶搖直上的自由民主黨黨魁克萊格(Nick Clegg),不僅未能如民調預期拉抬自民黨的得票率,席次甚至低於2005年,他坦承對選舉結果感到失望。

要化解目前應由誰籌組新政府的僵局,自民黨的動向十分重要。工黨積極希望能和自民黨達成組聯合政府的協議,不過克萊格潑了工黨一盆冷水。

克萊格說,保守黨獲得最多的國會席次,他認為保守黨應該有優先權,依國家的利益,籌組新政府。

他說,「很重要的是,所有的政黨、政黨領袖應該依據國家利益,而非狹隘的以政黨利益行事。」

克萊格並針對選舉結果,強調選舉制度並不公平,需要進行改革,但這個立場與保守黨背離;曼德森說,克萊格如果要推動選舉制度改革,必須和工黨合作。

根據英國的選舉制度,各選區候選人以得票數最高者獲選,自民黨認為,這個設計不利小政黨,也不能忠實反映選民的意向。

相關新聞
求IMF紓困屈辱史 會重演嗎
工黨輸了  布朗不放棄籌組聯合政府
新政府陷僵局  英鎊兌美元大貶
戰後英國歷任首相名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