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從商之路

申請政府貸款優惠多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6月13日訊】(大紀元紐約訊)1987年從香港移民來美的周國炎(K.Y. Chow)於1993年在華埠創辦商業印刷廠「精工印務」(Grand Meridian Printing),之後遷移到蘇荷(SoHo)的布魯姆街(Broome St.),只有850平方呎的面積。後來紐約租金高漲,眼看2007年契約到期,當時的面積也無法應付正在擴張的生意,周國炎於2006年就未雨先綢,開始著手申請紐約市小企業服務局(Department of Small Business Services,簡稱SBS)的幫助。

他回憶,「2007年如果續新契約租金很高,SBS在一個月內就推薦給我三個可遷移的地點,其中之一就是我們目前的所在地長島市(Long Island City)。這地點離曼哈頓不到5分鐘的地鐵車程,方便顧客前來察看印刷品。」

在SBS的引導下,「精工印務」申請到了聯邦小商業署(Small Business Association,簡稱SBA)的三項總值約400萬元的貸款,用於購買廠房,擴充並修建工廠和購買新器材,包括一台海德堡八色雙面印刷機(Heidelberg 8 Color perfector press)。「精工印務」於2009年9月遷移到長島市一層半樓的廠房。新廠房運作面積為18,000平方尺比過去5,200平方英尺工廠大3倍多,公司也另增聘員工至25位。

一些華人商人不願申請政府貸款是懼怕一大堆的文書(paperwork)要填和明明白白的公開資產報帳。周國炎表示,「在美國做生意最好規規矩矩地走合法的途徑,這樣沒有法律麻煩,也可以從多方受益。」
除了申請到利息在5%左右分25年還清的政府貸款,「精工印務」還獲得了許多經濟優惠,如其現廠房的地產稅25年內不會漲;紐約市工業發展局(Industrial Development Agency,簡稱NYCIDA)頒發170萬元獎勵津貼;SBS的12,500元員工培訓津貼,訓練雇員使用新機器;10至20萬元的搬遷費也完全由SBS掏腰包;在12年半裡,紐約市府替他付三分之一的能源開銷費用,如每年9千元的Con Edison電費有3千是市府付的。

此外,SBS提供政府項目的需求信息,只要勤勉一點經常留意並積極申請,小企業可憑實力獲得這些合同。周先生說,政府合同使公司在經濟蕭條之時維持業績,繼續生存。現在「精工印務」的政府合同包括曼哈頓下城發展機構(Lower Manhattan Development Corp,簡稱LMDC)、紐約市捷運局和市議會等。

(本文為《人在紐約》6/4——6/10/2010《求助政府 小企業生大財》封面之一)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